游客
题文

材料一 2011年6月30日15时,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建成的背后,出现很多国有企业的身影。三个月前,京沪高铁“四电”系统集成电气化工程全线送电成功。中国中铁电气化局正是该系统的集成商,在牵引供电系统方面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
材料二 从北京到上海之间300公里时速,最短运行时间为4小时48分钟,京沪高铁的开通“缩短”了两地距离。高速铁路是现代社会的新型运输方式,也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的出现为旅客提供了更多的交通出行选择,对汽车客运和航空客运都产生了重大冲击,使得汽车客运和航空客运必须考虑通过提高服务质量等途径来争取客户。
(1)结合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中的现象。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氏族制度 劳动者求职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表1我国经济增长和大学生就业情况


GDP增长率(%)
大学毕业生人数(万)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2007年
11.4
495
4.0
2008年
9.6
559
4.2
2009年
8.7
611
4.3

材料一在2010年3月5日至14日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们继续热议就业问题,为破解就业难题出谋划策。回顾近几年来全国人大会议的建议、提案,代表们对大学生就业给予了空前的关注,仅去年教育部就收到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提案达200多件。在今年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河南、安徽等代表团继续将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重点提案提交会议审议。
(1)表l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人大代表关注“就业”问题并提出议案的依据。
(3)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请你用哲学方法论知识,为大学生择业提供几条建议。

2009年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划纲要”自征求意见以来,社会反响强烈。  
材料一:广东某校高三文科班学生围绕“规划纲要”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就势展开了关于2010年广东高考改革方案的讨论。讨论中,甲方学生认为原来的“3+X(专业)+文基”突出了X(专业)科的重要地位,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发展自己专长;乙方学生则认为现在的“3+文科综合”把政、史、地放在同等地位,有利于克服学习中的偏科现象,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材料二:十一年来,广东高考方案就有四次比较大的调整,变化急剧让人眼花缭乱。究竟哪种方案更适合于学生的发展,还是让它们在社会中接受检验吧,因为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请你分别为甲、乙方的学生寻找辩证法依据。  
(2)有人认为,真理是主观的。请你结合材料二简要评析此观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的支持保障力度,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民生型政府要求政府在维持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保障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方面,承担更多的职责和义务。
运用政治常识论述我国积极构建民生型政府的重要意义。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事关世界各国人民福祉。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取得显著成效:2006至2008年共淘汰低能效的炼铁产能6059万吨、炼钢产能4347万吨、水泥产能1.4亿吨、焦炭产能6445万吨。2005年至2008年,可再生能源增长51%,年均增长14.7%。2003至2008年,森林面积净增205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净增11.23亿立方米。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
我国已经制定了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这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
运用哲学常识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注:从2010年4月1日起,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从960元上调为1120元;广东省将从5月1日起,将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21.1%,为历年最高。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两图所示现象之间有何联系?
(2)图1所示的经济现象说明了什么?
(3)结合图表回答:政府采取措施增加居民收入会产生哪些积极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