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单摆的摆长,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
次所用的时间为
,进而算出周期
。
(1)该同学测得的值偏小,可能原因是:
A.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
C.实验中误将51次全振动计为50次 |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 |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并测出相应的周期
,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
和
的数值,再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
。则重力加速度
。(用
和有关常量表示)
某同学对有故障的电热毯进行探究。如图甲是电热毯的电路示意图,其中电热线和导线通过金属接线片连接。如图乙为测试电路实物图,A、B为测试表笔,电压表内阻很大,可视为理想电表。
(1)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出与图乙对应的电路图。
(2)断开K1,用上述测试电路在1和1′之间检测得知电热线无故障,然后测得电热线的U-I曲线如图丙所示。已知电热线材料的电阻率为2.5×10-7 Ω·m,电热线的直径为0.200 mm。可求得此电热线的电阻为________kΩ,总长度为________m。(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为了进一步检查故障,该同学闭合开关K1和K2,用表笔A和B分别对如图中甲所示的各点进行测试,部分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测试结果可判断出电路有断路,位置在________之间(在“1和2”、“1′和2′”、“2和3”、“2′和3′”中选填一项)。
测试点 |
3和3′ |
1和1′ |
1′和3′ |
1′和2 |
2和3 |
|
电表指针有无偏转 |
电压表 |
有 |
有 |
无 |
有 |
无 |
电流表 |
无 |
有 |
有 |
无 |
有 |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摩擦力已平衡)。小车上固定一个盒子,盒子内盛有沙子。沙桶的总质量(包括桶以及桶内沙子质量)记为m,小车的总质量(包括车、盒子及盒内沙子质量)记为M。
(1)验证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从盒子中取出一些沙子,装入沙桶中,称量并记录沙桶的总重力mg,将该力视为合外力F,对应的加速度a则从打下的纸带中计算得出。多次改变合外力F的大小,每次都会得到一个相应的加速度。以合外力F为横轴,以加速度a为纵轴,画出a-F图象,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在本次实验中,如果沙桶的总重力mg与Mg相比非常接近时,获得的实验数据是否会和理论预期产生较大差异?
答:.(填“会”或“不会”)理由是。
(2)验证在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保持桶内沙子质量m不变,在盒子内添加或去掉一些沙子,验证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以加速度a为纵横,应该以为横轴。
高台滑雪以其惊险刺激而闻名,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跃姿势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某滑雪轨道的完整结构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其中AB段是助滑雪道,倾角α=30°,BC段是水平起跳台,CD段是着陆雪道,AB段与BC段圆滑相连,DE段是一小段圆弧(其长度可忽略),在D、E两点分别与CD、EF相切,EF是减速雪道,倾角θ=37°.轨道各部分与滑雪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图中轨道最高点A处的起滑台距起跳台BC的竖直高度h=10 m.A点与C点的水平距离L1=20 m,C点与D点的距离为32.625 m.运动员连同滑雪板的总质量m=60 kg.滑雪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起滑,通过起跳台从C点水平飞出,在落到着陆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着陆雪道的分速度而不弹起.除缓冲外运动员均可视为质点,设运动员在全过程中不使用雪杖助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运动员在着陆雪道CD上的着陆位置与C点的距离.
(2)运动员滑过D点时的速度大小.
要测量一根电阻丝的阻值,某同学采用的做法是:
⑴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进行粗测,当选择开关旋至“R×10”时,指针指在接近刻度盘右端的位置I;当选择开关旋至另一位置进行测量时,指针指示的位置接近刻度盘的中央位置II,如图所示,则所测电阻的电阻值为Ω.
⑵用以下器材进行较准确的测量,实验室中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
电压表V(量程6V,内阻约3kΩ)
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5Ω)
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1Ω)
电源E1(电动势6V,内阻不计)
电源E2(电动势12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
开关S和导线
①实验时电源应选,电流表应选。(填器材代号)
②如果要求加在电阻丝上的电压从零开始增加,请在虚线框内帮他设计一个电路图。在你所设计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移到最端。
③实验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误差,请你说出产生误差的两条原因:
,。
④调节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使电压表的读数每次都比上一次增加0.5V,结果发现电流表的示数每次比上一次增加的数值都不一样,呈越来越小的趋势,且随着电压的增大和实验时间的延长,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试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装置中的气垫导轨工作时可使滑块悬浮起来,以减小滑块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实验前已调整气垫导轨底座保持水平,实验中测量出的物理量有:钩码的质量m、滑块的质量M、滑块上遮光条由图示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x。
⑴若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d,实验时挂上钩码,将滑块从图示初始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则可计算出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
⑵要验证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除了已经测量出的物理量外还需要已知。
⑶本实验通过比较和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用物理量符号表示),即可验证系统的机械能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