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是由[ ] 、[ ] 和[ ] 这三部分构成的。
(2)若b点受刺激,则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①中传导的方向是( )。
A.a→b→c | B.a←b→c | C.c→b→a | D.b→c→a |
(3)兴奋在①上的传导是以 的方式进行的。
(4)引起⑥兴奋或抑制的物质,它最初存在于突触小体的 中,只能由 释放。
(5)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 的。
研究人员对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此湖泊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此湖泊不同水层分别分布有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这种分布体现了群落在________上具有分层现象。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主要通过________调节。若该相对稳定的湖泊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表所示。已知此生态系统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种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0.0028 |
0.027 |
0.027 |
0.35 |
0.34 |
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3)由于湖泊上游污染严重,工作人员在湖水上游修建了厌氧沉淀池等,污水先经沉淀处理,其主要通过池中的________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物被植物利用。此湖泊的污染和治理体现了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和速度.
(4)下图乙中a-d表示藻类和鲢鱼能量流动过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对值,若c1=a2+b2+c2+d2,则从藻类到鲢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下图表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备甲型H1N5病毒抗体的设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转甲型H1N5病毒抗体基因奶牛的过程中,①过程属于基因工程中的构建,这要求甲型H1N5病毒抗体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
(2)转甲型H1N5病毒抗体基因奶牛可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甲型H1N5病毒抗体,③过程需将受精卵培养到时期再植入母体。可以采用技术,培养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奶牛。
(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Ⅰ最可能是细胞,筛选出的Ⅱ细胞才既能又能产生特定抗体。
(4)制备单克隆抗体也可以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不同,植物体细胞杂交在细胞融合之前要用对细胞进行处理,以除去细胞壁;常用的促融剂是。
某种植物叶片的形状由多对基因控制。一学生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圆形叶个体与另一圆形叶个体杂交,结果子代出现了条形叶个体,其比例为圆形叶 :条形叶=13 :3。就此结果,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观点一:该性状受两对基因控制。
观点二:该性状有受三对基因控制的可能性,需要再做一些实验加以验证。
观点三: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可依次用Aa、Bb、Dd来表示相关基因):
(1)以上观点中明显错误的是。
(2)观点一的同学认为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遵循的遗传定律有。
(3)观点二的同学认为条形叶是三对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即子代中条形叶的基因型是,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4)就现有材料来验证观点二时,可将上述子代中的一株条形叶个体进行,如果后代出现圆形叶:条形叶=,则观点二有可能正确。
研究人员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图甲是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乙是一定时间内流经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Ⅰ、Ⅱ、Ⅲ)能量的不同去向的相对值(分别用a、b、c、d表示,b表示呼吸作用消耗部分)。请回答:
(1)碳元素在大气与生物群落之间的传递是以 形式进行的,碳循环始终与结合进行。图甲中的D代表图乙中部分(用数字表示)。B与E的关系是。
(2)图乙中,(用字母表示)代表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经分析图甲、图乙可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3)温度、食物等信息能使丹顶鹤等候鸟每年从北方迁徙过来繁殖,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4)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控制洪水、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992年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黄河口原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这是在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下图是人体胰岛素分泌调节及发挥生理作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进餐后,食物刺激消化管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A处时,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流动情况是,兴奋传到B处时的信号变化是。
如果将记录仪的C、D两电极均置于膜外,观察记录C、D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请在右图中画出电位变化(注:静息时的膜外电位为零)。
(2)B处结构是由、和突触后膜组成,该处兴奋的传递主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3)胰岛素是由分泌的,它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的生理效应是。
(4)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调节,主要是通过血液中的变化作用于胰岛进行调节。
(5)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正常,其患病原因是体内抗体破坏了胰岛素受体,说明该病人还患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