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回答:(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 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 _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接触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 ,请举一个例子: 。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 ,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 。
(4)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 ____________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 有关。(2分)
下图是果蝇体细胞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是性的果蝇。判断的依据是。
(2)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该果蝇基因型为。
(3)图中的W是控制红眼的基因,w是控制白眼的基因。该个体若与另一只白眼果蝇交配,后代中雌性白眼果蝇占总数的。
(4)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是显性,红眼(B)对白眼(b)是显性。左下图为某果蝇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右下表为该果蝇与“另一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
① “另一亲本”的基因型为。
②若选择长翅红眼雌果蝇和长翅白眼雄果蝇两种亲本杂交,子代雌雄果蝇都有上表所示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3:1:1,则选作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应该为。
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1)由实验结果可推测第一代(Ⅰ)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含 ;另一条链含 。
(2)将第一代(Ⅰ)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将所得到细菌的DNA用同样方法分离,请参照甲图,将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在乙图中标出。
(3)若一个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占32%,且=1.5,此比例在其互补链中的比值是 ;在整个DNA分子中的比值是 。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A+G的总含量占双链DNA的比例为 。
图A表示一动物精巢内细胞分裂及其精子形成过程中DNA相对数量的变化曲线,图B表示在上述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A图①阶段属于哪一种细胞分裂方式:。
(2)B图所示的a、b、c、d 4个图像,分别是A图所示的①~⑤中的什么时期?(填图中的代号)a,b,c,d。
(3)B图所示的a、b、c、d图中的DNA量与体细胞DNA量不相同的是。
(4)A图①时期,细胞内有条染色体,个DNA分子。
(5分,第3小题2分)下图为某种病的遗传图解。
(1)进行分析的关键性个体是的表现型,可排除该病的遗传方式为显性遗传。
(2)个体的表现型可以排除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3)根据上述推理,你所得出得结论是。
(4)如果该病是受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则8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下表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
实验过程—操作 |
结果 |
A组 |
培养一段时间 35S噬菌体+大肠杆菌 ![]() ![]() |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下层沉淀中的放射性很低 |
B组 |
培养一段时间![]() ![]() |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低,下层沉淀中的放射性很高 |
(1)在理论上分析,A组的下层沉淀和B组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应该为零,原因是。
(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请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①在A组实验的沉淀中检测到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
。
②在B组实验中,32P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会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含量,其可能的原因是。
③实验中32P标记的噬菌体会全部侵染到大肠杆菌的体内吗?。这是否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