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1年某地1—6月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月1日,该地的黎明与黄昏分别为
| A.0时和24时左右 | B.4时和20时左右 |
| C.2时和22时整 | D.4时和20时整 |
该地有可能位于
| A.利比亚 | B.日本 | C.加拿大 | D.南非 |
9月初,该地的白昼时长约为
| A.12小时 | B.16小时 | C.20小时 | D.24小时 |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为欧洲西部1月、7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图完成34~36题。
下列地区中一年内气压差最小的是
| A.冰岛 | B.芬兰北部 | C.亚平宁半岛 | D.多瑙河下游地区 |
图乙所示季节,下列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可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是
| A.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
|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 C.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
|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下列对图中a、b、c、d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地在图乙所示季节盛行西南风 |
| B.d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
| C.b地在图甲所示季节气旋活动频繁,降水丰富 |
| D.a低压中心的形成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
该图为某国(①区域不属于该国领土)玉米主产区和玉米种植、收获的时间。该国制造业、采矿业是其经济支柱。读图回答31~33题。
该国玉米主产区选择7~10月为农闲时期,主要自然原因是
| A.降水稀少,水源条件差 |
| B.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不适合玉米生长 |
| C.气候过于炎热干燥 |
| D.降水过多,多洪涝灾害 |
7月,一艘轮船把该国矿产品从甲港口经澳大利亚西岸运往上海,沿途大多
| A.逆风顺水 | B.逆风逆水 |
| C.顺风顺水 | D.顺风逆水 |
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该国重点防治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锐减 | B.湿地破坏 | C.荒漠化 | D.酸雨问题 |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国家因资源贫乏,经济发展水平低 |
|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环境.社会问题突出 |
| C.大都分布在南半球,国家较少 |
| D.出口农矿产品,粮食能够自给 |
图为地理事物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23—25题
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则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丁丙甲乙 | B.丙甲丁乙 |
| C.丁丙乙甲 | D.丙丁甲乙 |
若图示为“海陆间水循环”,下列环节代表径流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若图示为“低纬度大气环流圈”,则丙处的气候特点最可能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 B.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
| C.全年温和多雨 | D.全年炎热干燥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以下20-22题。
图中丁地与丙村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 A.200m | B.250m |
| C.300m | D.400m |
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丙村的地点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甲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A.南北向 | B.东西向 |
| C.东北—西南向 | D.西北—东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