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A.此种淀粉酶在作用35min后便会失去活性 |
| B.在60℃的环境中此种淀粉酶已失去活性 |
| C.此种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的催化速率比碱性环境中的快 |
| D.物质甲对试管Ⅲ中淀粉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大于试管Ⅱ |
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 ① |
淀粉溶液 2ml |
蔗糖溶液 2ml |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
唾液淀粉 酶溶液2ml |
| ② |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
|||
| ③ |
将c倒入a,将d倒入b |
|||
| ④ |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
|||
| ⑤ |
加入斐林试剂溶液2ml |
|||
| ⑥ |
37℃恒温水浴 |
|||
| ⑦ |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
A.淀粉酶的用量属于自变量
B.②和④会影响酶的活性
C.②﹑④和⑥的温度设置错误
D.④和⑤的顺序无误
下表列出了实验目的及其观察对象或操作,其中匹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观察对象或操作 |
| A |
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
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 |
| B |
观察细胞内的染色体 |
用龙胆紫对根尖分生区细胞染色 |
| C |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用 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 |
| D |
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 |
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现象 |
如图中的甲、乙、丙、丁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对此图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
| B.乙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
| C.丙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 D.丁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
在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过程中,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不能证明的结论是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 C.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 D.DNA能够半保留复制 |
下列有关真核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
B.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生成 的过程在膜上进行 |
| C.生物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
| D.生长激素的加工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