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所示为测定A、B为两个神经元之间电流传递的实验装置,图中ab=cd。用微电极分别刺激b、c处,电流表的变化是 ( )
A.刺激b点,B神经元的细胞膜上无电位变化
B.刺激c点,A神经元的细胞膜上有电位
C.刺激b点,灵敏电流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 |
| B.温度和pH影响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周期 |
| C.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缩短 |
| D.已分化的细胞都失去细胞周期 |
下列不属于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原因的是
| A.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
| B.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 |
| C.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有选择透过性 |
| D.水分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
实验研究发现Na+、K+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人工质膜(如图)。但如果在人工质膜中插入缬氨霉素(由12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肽)后,可使K+的运输速率提高100000倍,但它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
| B.载体蛋白能极大地提高运输速率 |
| C.K+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 D.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
下列关于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给小麦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 |
| B.用含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在核糖体处检测不到放射性 |
| C.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
| D.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中不可能含有18O |
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并保持细胞间粘连及对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层粘连蛋白结构示意图如下,若该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合成只需核糖体即可完成 |
| B.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
| C.癌细胞膜表面层粘连蛋白减少 |
| D.该层粘连蛋白含有肽键数为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