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法规范,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规,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规范。其内容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权。”材料表明该时期的罗马法
①主要解决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 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③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④使境内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 |
图摘自2008年2月《体育周报》,标题为《37年后再握手》,图中外国人名为蒂姆·博甘,时任美国乒协副主席兼美国队队长。下列关于“37年前的那次握手”表述正确的是
A.意图是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
B.为中美两国解决台湾问题打开了大门 |
C.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首次正式接触 |
D.打破了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 |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五十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透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指
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 B.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 |
C.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 | D.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 |
毛泽东指出:“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所谓人民内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新中国成立 | 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D.“文化大革命”爆发 |
图是我国某一时期政府发布的一个公告,它最早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 B.中华民国初年 |
C.五四运动时期 | D.北伐战争时期 |
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战前
A.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 B.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 |
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 D.国人的心态具有盲目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