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被称为“姐妹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人权宣言》是两个重要文献。
清末驻日参赞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作了如下描述:“日本迫于外患,廓然更张……百务并修,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富强之机转移颇捷,循是不辍,当有可与西国争衡之势。”
《日本国志》1887年成稿后,黄遵宪向李鸿章、张之洞和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各送一部,但未引起重视,书稿直至甲午战争之后方才刊行。有人感慨:其书若早流传,可省赔款二万万两白银,康、梁诸人从该书受到启发,光绪帝也曾索要该书。
(1)分析材料,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
(2)指出这两个文献包含的资产阶级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分析它们在资产阶级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3)简述日本“慕效西法”的经济政策。分析《日本国志》在甲午战争后受到维新派重视的原因。
(4)自20世纪以来,中国在“慕效西法”上经历了什么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法国的沦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阶段
时间
政治选择
第一阶段
1860—1911年
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
第二阶段
1911—1913年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
第三阶段
1914—1928年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军事强人型的新权威主义模式
第四阶段
1928—1949年
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
第五阶段
1949—1976年
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
第六阶段
1978年以来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模式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中的六次政治选择》
(1)持以上观点的学者,可以选择哪些史实来分别论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政治选择?
(2)第三、四阶段中国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制约因素有哪些?
(3)第五阶段“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对国民经济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以1953—1957年“一五”计划为例,期间我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取得的成就有什么历史意义?
(4)该学者认为,第六阶段的模式之所以取得较大成就,关键在于“激活了社会内部的微观个体、地方与企业的竞争活力”,试用改革开放中的一些具体史实来说明这一观点。

历史上的货币流通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以澳门──果阿(印度城市)──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的商品中生丝量最大。而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当时的欧洲商人们说,葡萄牙人从里斯本运往果阿的白银几乎全部经澳门进入了中国。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整理
材料二: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东西方“丝—银”贸易形成的背景。简要分析“丝—银”贸易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美元发生变化的原因。
(3)欧元的诞生对区域经济整合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当代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组织?

辛亥革命已沉埃落定,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众说纷芸。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共两党都有意识地加强了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国民党方面,把辛亥革命史纳入党史的编纂和研究,溢美之词居多;共产党方面,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分析了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新中国初建,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都给予充分肯定。随着“文革”的到来,辛亥革命的研究遭到了“文革史学”的摧残。经过拨乱反正,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总体上说,正面肯定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意见是主流。
材料二: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以上材料均根据杨天树《辛亥革命评价的“百年之争”》整理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20世纪50年代末,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暂趋沉寂。简要分析原因。
(3)请你根据材料二的观点,评价辛亥革命。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应如何评价历史?并谈谈你对“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看法。

近代以来,大国纷纷崛起,各领风骚。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但中国始终抓住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使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英国崛起的原因。
(2)在20世纪30年代和二战后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曾面临过哪些重大的国内国际问题?是如何应对的?
(3)苏联的崛起和成就曾令世人瞩目,请简述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并指出其弊端。
(4)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30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机遇“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

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问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陈大齐发表了《北京高小女生道德意识之调查》。其中问“古人中你最佩服的人是谁?”学生们的回答是(按选数多少排列):孔子(97人)、颜回(33人)、花木兰(11人)、岳飞(9人)、夏禹、闵子骞、曹大家(各4人)、曾子、孟母、孔融、秦良玉、司马光(各3人)、孟子、班超、匡衡(各2人)、神农、舜、管仲、商鞅、缇萦、苏武、关公、孔明、王安石、欧阳修、方孝儒、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华盛顿、林肯(各1人)等。
材料二:1948年,有人对中国留美学生的政治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是问卷中的一些问题及回答情况。(左边数字为选择人数,括号内数字为所占百分比)
1.您认为中国的土地所有制应该如何改变?
218人(33.0%):平均分配(“耕者有其田”)
307人(46.5%):组建合作农场
65人(9.8%):组建集体农场
2.您认为中国和平的获得应该通过:
① 119人(18.0%):现行政府彻底消灭共产主义者
②337人(51.1%):组建联合政府,包括国民党、中共、民盟、所有小党以及无党派人士
③ 118人(17.9%):建立联邦制
④ 18人(2.7%):共产党人掌握国家管理权力
——据黄岭峻《1948年关于中国留美学生政治态度的一次问卷调查》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高小女生最佩服的人中,孔子居首的原因有哪些?随着“打倒孔家店”口号的传播,孔子形象在民国初年受到严重冲击,简析其原因。对于华盛顿和林肯各有一人崇拜的调查结果,你如何理解?
(2)从材料二中问题14的回答,反映出被调查者可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3)结合时代背景及材料二中问题16的回答,指出中共在此前为“中国和平”提出过什么主张?进行过怎样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初的哪一制度建设与材料二中问题16的第②种回答类似。
(4)了解被调查者的个人情况是问卷调查的重要内容。以材料二为例,你认为问卷中还要设计哪些方面的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