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 B.“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
|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
“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死得其所。”李宗仁先生的这一段话应该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有感而发?
| A.北伐战争 | B.台儿庄战役 |
| C.平型关大捷 | D.淮海战役 |
下面有四副有关五四运动的对联,其中哪一副对联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
|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
|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
|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
|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从材料中可知洪仁玕的经济主张
| A.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 | B.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
| C.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 D.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
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
|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
| 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 D.给于日本巨额赔款 |
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