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理论上的对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地区代表性植被与甲类似的是( )
A.巴西高原 | B.西伯利亚地区 | C.华北地区 | D.江南丘陵 |
最能体现①一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诗词是 (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B.夏秋天水一色,冬春草洲无边 |
C.才从塞北踏雪来,又向江南看杏花 | D.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12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促进清洁生产、源头减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等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在循环经济中。生产过程主要由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简称3R)和正确处置等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的五步与其代表的含义对应正确的是
A.第一步:正确处置 | B.第二步:再利用 |
C.第四步:减量化 | D.第五步:再循环 |
指出传统经济模式与循环经济模式之间区别的环节,体现在
A.生产 | B.消费、使用 | C.回收预处理 | D.废弃 |
已知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一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如下图示意日地距离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读图完成以下问题。日地距平比由a变至b期间,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开普敦由旱季变为雨季 | B.南极地区由极昼变为极夜 |
C.地球的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 D.武汉地区气温逐渐升高 |
当日地距平比为b时,北京昼长最接近
A.9小时 | B.11小时 | C.13小时 | D.15小时 |
下图为四个国家某年粮食作物生产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甲国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为
A.大牧场放牧业 | B.混合农业 |
C.季风水田农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与丙国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
A.中国 | B.澳大利亚 | C.乌克兰 | D.美国 |
读下面“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以下问题。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 B.北方资源优势明显优于南方 |
C.人均水资源南方多于北方 | D.人均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
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导致地表储水差异较大 | B.雨季长短导致降水量差异较大 |
C.人口数量差异导致用水差异较大 | D.纬度差异导致蒸发量差异较大 |
《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1.27%。结合下表回答以下问题。
表:我国某省(市、区)城乡人口统计表近30年来,我国快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播种面积的减少 | B.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 |
C.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 D.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吸引 |
表格数据所代表的省(市、区)最可能是
A.天津市 | B.四川省 | C.江苏省 | D.湖北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