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
C.国家分裂、国力衰退 | D.经济停滞倒退 |
下图是1978~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曲线变化图。下列说法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A.1978年的增长率变化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
B.1984年出现高点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
C.1990年前后增长率的波动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所致 |
D.1992年出现高点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
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下图(“—”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A.英法美 | B.英美苏 |
C.中苏美 | D.美中苏 |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
产生的背景 |
主要内容 |
历史地位或评价 |
《共同纲领》 |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
② |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
1954年宪法 |
① |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1982年宪法 |
改革开放,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
规定了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
③ |
A.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C.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架构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孙文:《<民报>发刊词》)。”为避免重蹈西方覆辙,文章作者觉得必须实行
A.民主主义 | B.民族主义 |
C.民权主义 | D.民生主义 |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其中说:“……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艾。”文中“日新求进”的含义是
A.变革思想观念 | B.变革社会政治制度 |
C.改革教育制度 | D.宣传社会主义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