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地区内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题中的湿润系数可能指(    )
A.降水量    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C.蒸发量    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2)题中的生物多样性降低属于(    )
①土壤退化过程      ②土地退化过程 
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④荒漠化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湿润系数在0.05~0.65的地区又分为干旱、半干旱和干旱的亚湿润地区三类,图中A地属_____________________,B地属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地区天然植被类型以_______________为主,导致该生态系统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滥垦土地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说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

读“鲁尔区工业发展框图”,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字母的含义:
A____
B
C
D
现代鲁尔区传统工业减少,扩大,积极发展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中,工业基地应该借鉴鲁尔区的经验。

读下面工业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工业区位于国家。
该工业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与该工业区同属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兴起的工业区还有 _____、 等。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读图选择
“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西气东输”管道经过煤炭丰富的陕晋,其主要目的是()

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
B.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
C.该地区煤气产量大,气源多
D.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

“西气东输”管道跨越黄河、长江各几次? ()

A.3次、1次 B.2次、1次 C.2次、2次 D.1次、1次

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积极地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C.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
D.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沿管线各自然带大致呈垂直地带性分布

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途经的地区,属于我国能源最大的输出省(市)是 _____,属于我国能源最大的输入省(市)是

阅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简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有何特点?
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何在?
南水北调工程三条路线的规划是:东线方案计划从长江市江都段取水,利用大运河及大致与其平行的河道作为主干线,通过13级抽水台阶提水64米到东平湖,再采用隧洞虹吸方式穿越河进入。另外,从东平湖向东调水到胶东半岛的市。中线方案计划从长江支流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加高水库大坝,沿京广线以西的伏牛山、太行山引水到 。西线方案计划从雅砻江、通天河调水至黄河游,供给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
除南水北调工程外,我国重要的大型调水工程还有入津、入唐、济青、入晋等。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不均各自采取的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兴建水库 B.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
C.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D.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简要比较东线和中线工程在工程建设方面有何优点和缺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