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付诸实施的第一年。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来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建设的主要成功经验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5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在“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全国政协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在规划编制的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尽显智库风范。2011年3月17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纲要》正式付诸实施,这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材料二: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统一要求,国务院制定了“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要求,其中一条就是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某市政府为了贯彻落实这一要求,结合本地实际,为促进居民消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消费需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城镇化率;积极培育家庭服务、信息服务等消费新热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廉租房建设投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打击市场违法行为。
材料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地把握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材料四:为了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快城市化建设,某市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行了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积极探索:以城乡一体化为总揽,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实施“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通过推进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管理体制等“六个一体化”,形成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该市城乡经济和社会连续保持又快又好发展,社会总产值年均增幅在两位数以上,城乡收入差距逐年缩小,万元社会总产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一幅“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1)结合材料一,指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说明该市政府是如何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
(3)结合材料三,说明在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全面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4)根据材料四,说明该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材料一:2300多年前,李冰父子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早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水利工程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形成相互依存的体系,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1)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都江堰水利工程给我国水利建设的启示。(11分)
材料二:建国以来,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发生了很多变化:
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属自由迁徙期。1954年宪法规定了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
第二阶段:1958~1978年,为严格控制期。1958年和1959年的户口制度对人口流动作了严格控制。1975年宪法取消了关于迁徙自由的条款。
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为半开放期。1984年制定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是对户籍政策的重大调整,人们对户口问题的认识有了新变化。
2010年5月,首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2)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反映了认识过程的哪些特点?

2010年7月27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2010年年中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强调,下半年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下,各级财政部长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西部大开发,推动西藏、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部署,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财税政策措施。各级财政部门在继续加大就业、社保和医疗卫生等方面民生投入的同时,要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大力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联系材料,分析说明材料体现了财政的哪些巨大作用。

近几年来,收入分配已成为焦点问题。而人民关注的视线,往往集中于高管高薪、垄断高薪、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现象。据中国社科院人口经济研究所专家测算,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对GDP贡献率达21%,但农民工群体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右。针对这种现象,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

王某之父是国有企业工程师,每月都有工资收入;王某之母在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工作,工资收入较高;王某本人是私营企业的小老板,每月除取得部分月投资利润收入外,还炒股赚了不少钱;王某的妻子开了个小店,纳税后也有不少收入;王某的妹妹在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也有一份丰厚的报酬。
上述收入,各属于哪种分配方式获得的收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