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 B.实现了国家统一 |
| 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 D.创立三公九卿制 |
《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自谦称名,他人则称字也。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周瑜名瑜,字公瑾。诸葛亮见周瑜时,自称和对周瑜的称呼应该分别是
| A.亮、瑜 | B.亮、公瑾 | C.孔明、瑜 | D.孔明、公瑾 |
卢梭说:“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的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这段话的解释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②人民有选举和推翻政府的权力
③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背离和否定④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D.信仰得救;致良知 |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 )
|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 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置疑 |
| 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 | 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 |
南宋思想家朱熹和陆九渊在鹅湖寺会上相遇, 两个思想家关于“理”的认识和治学方法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你认为这二人的主要分歧是()
| A.是否继承和保留儒家思想问题 |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 |
| C.探究获取“理”的途径方法问题 | D.是否保留理学思想中封建伦理道德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