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中国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国”,但在有关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被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
在詹姆士赴伦敦登基的途中,随行人员抓到一名小偷。按照英国的惯例,小偷应该经法庭审讯后判罪,但是詹姆斯直接下令对小偷处以绞刑。这反映了()
A.王权的专制 | B.国王秉公执法 |
C.英国没有法律 | D.英国王权小于议会的权力 |
在欧洲启蒙运动中,与其他启蒙思想家相比,卢梭进一步提出了()
A.天赋人权和权利平等 | B.权力制约与平衡 |
C.政治民主与个人自由 | D.“主权在民”思想 |
下列关于“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是一致的 | B.前者继承和发展了后者 |
C.后者继承和发展了前者 | D.两者的主要目的是一致的 |
加尔文说:“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 B.加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建的利益 | 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
被称为“东方的伏尔泰”的日本启蒙思想家是()
A.福泽谕吉 | B.吉田松荫 | C.伊藤博文 | D.高杉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