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
1号 |
2号 |
3号 |
形态 |
等量馒头 |
碎屑 |
碎屑小块 |
清水或唾液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振荡后保温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
|||
结果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2)分析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在甲、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3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图)。观察一段时间后:
(1)哪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___________。
(2)甲乙两瓶的实验现象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瓶是对照装置。
(3)若将丙装置放在暗处,则可以进一步探究____________对蚯蚓的影响。
(4)请仿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活动中,在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
组数 |
一组 |
二组 |
三组 |
四组 |
五组 |
六组 |
七组 |
八组 |
明亮处(只) |
2 |
3 |
3 |
1 |
3 |
2 |
1 |
2 |
阴暗处(只) |
8 |
7 |
7 |
9 |
7 |
8 |
9 |
8 |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统计并计算全班平均值,得出的结论。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平均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______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设计对照实验最关键的是控制好_____________。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
编号 馒头形态 加入的物质 温度环境
1 碎屑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37℃;10分钟
2 碎屑 2毫升清水;2滴碘液 37℃;10分钟
3 小块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37℃;10分钟
4 碎屑 ﹣﹣;2滴碘液 0℃;10分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会变蓝的是 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分析1、2、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 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
(3)同学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 ,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是 .
(4)实验中共有 组对照实验,对照组都是 号试管.
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身体有伤害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实验材料:修正液小白鼠6只老鼠的食物——米饭可关小白鼠的笼子)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该实验的变量是: 。
(4)我们应该设置 实验。
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空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某同学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1)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
(2)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问:
(1)上述对照实验方案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只有一项实验条件不同,其余均相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实验因素是: .
(2)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光对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无影响”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
(3)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光对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有影响”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或 .
(4)若上述实验的实际结果是:有光照组种子萌发,无光照组种子也萌发,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