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A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B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2)分析乙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4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 五一期间,英才学校组织师生进行攀登玉峰活动,欲从A点沿游览步道到达D点,请你从甲、乙两条线路中任选其中一条,说明其主要利弊。
(2)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计划在图示区域开发竹排漂流揽胜项目。设计有两套方案,一套是AC段,一套是AB段。如果你来选择,该选择那套方案,并说明选择理由。
(3)有关部门计划建设一条从丙地沿直线到达D处的登山索道,并在丙地附近兴建旅游度假村。请计算索道线路的水平直线距离,并说明丙地兴建旅游度假村的有利地形条件。

缅甸西南临印度洋,东北靠中国,在中部地带种植小麦、棉花,南部及三角洲地区种植水稻和黄麻。图A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图A中①②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说出②地的河流地貌类型,并分析成因。
(2)简述缅甸①②两地农业发展差异的原因。
(3)试分析影响图中输油管线建设的因素。

读我国华北某城市示意图(①居住区,②商业区,③工业区,④文化区),右图为甲丙沿线居住人口密度分布状况。据图回答问题。

(1)分析影响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4分)
(2)推断右图中地租水平最高的地段,说明判定依据。
(3)近年来,房地产商逐渐向城市东北的丙地周围发展,简要说明理由。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平均预期寿命比较表,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
(2)据图表推断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
(3)最近有媒体报道,国家将适度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单独二胎”。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区,是全球第三大粮食作物。马铃薯性喜冷凉,耐旱耐瘠薄。马铃薯在我国是五大主食之一,我国年均出口53.2万吨,主要向东南亚国家、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地区出口种薯和商品薯。
材料二: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

(1)从地形和气候角度,概括我国马铃薯种植区的分布特点。
(2)简述我国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条件。
(3)乙区域政府,帮助农民引进优质马铃薯品种,培训种植技术,建设薯片和淀粉加工厂,利用马铃薯叶秆发展养猪业并获得肥料,确立保障价格收购,减少市场波动影响。简述上述措施对乙地区域发展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