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营结构发生一定转变②政府重视农业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手工工场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三幅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同之间为争夺人口和土地互相厮杀
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于崩溃 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来,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其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C.设置通判,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督 D.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19世纪列强一再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近代中国的落后 B.列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清政府的腐败 D.中国的资源丰富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增加税收 B.恩泽贵族 C.削弱王国势力 D.削夺武将军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