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半岛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表为图中某地气候资料表,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地区的地形特点?
(2)计算出题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2分)
(3)据图表信息判断该地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区,并说明理由。
(4)该地气候常常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并指出解决措施。
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2)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见下图)。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
(3)该流域沿岸工业城市密集,可能给黄河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材料: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青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程度加大(图甲),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乙),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1)分析图甲,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2)依据资料和图乙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
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干旱程度。
(2)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4)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下降,其实质是的退化。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2010年8月31日,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条能源大动脉干线全长1635公里,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8省市,可辐射70多个城市、数千家企业、近2亿人口,达产120亿立方米/年,可使沿线天然气供应量增加29.10%,将大大缓解这些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
材料二: 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全长4000公里,管道建设投资435亿元,覆盖东部8500万用户居民生活用气。
(1)与西气东输主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的优点有哪些?
(2)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工程能否彻底解决上海能源短缺问题?若不能,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3)在我国能源战略中,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是重点之一,试分析其优势条件有哪些。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初步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通过优化工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使工业发展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目前珠江三角洲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着力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及其产业结构演变图。
(1)简述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发展“三来一补”企业的区位优势。
(2)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图”可知,影响珠江三角洲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由开始的________导向型工业发展为________导向型工业,目前升级为________导向型工业。(3分)
(3)珠江三角洲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后,对这些地区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