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装置图A 装置图B
(1)设计图A实验装置所探究的问题是
(2)装置图B中是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的一个有名的实验。据此实验他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能够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污浊的空气。请你大胆地推测普利斯特利随后可能探究的问题是
如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
(1)经酒精脱色后,叶片B处变成了什么颜色?。
(2)滴加碘液后只有B处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叶片A处不变蓝的原因是。
(3)B、C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得出的结论是。
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公民健康的“隐形杀手”,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家装饰品等。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有无影响,科研人员选取30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并平均分为3组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30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列图所示。(注:醋酸铅是一种含铅化合物)
注射剂 |
剂量 |
注射方法 |
检测方法 |
|
甲 |
kg体重 注射10mg |
每3天皮下注射一次 |
每10天检测1次血红蛋白含量 |
|
乙 |
含1.8%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
|||
丙 |
含3.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
请你回答:
(1)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醋酸铅,那么,甲组应注射。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
(2)若此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符时,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
A.放弃该实验
B.如实记录,重新再做实验
C.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D.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3)根据下图,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
①由甲和乙曲线可知,铅(能,不能)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
②由乙和丙曲线可知,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越高,其体内血红蛋白含量。
今年上半年,山东神农丹生姜事件再次敲响食品安全的警钟。无独有偶,有菜农在种土豆时,先在土壤中施加一定量的高毒杀虫剂呋喃丹,生产出呋喃丹土豆。现给你提供正常土豆和呋喃丹土豆、生长发育状况相近的小白鼠若干,请设计实验探究呋喃丹土豆对人的健康是否产生影响。
(1)将小白鼠分为A、B两组,A组每天饲喂一定量的正常土豆饲料,B组每天饲喂量的饲料,其他喂养条件都相同且适宜。
(2)长时间观察记录两组小白鼠的生活状况。若两组小白鼠各方面均正常,则探究结论为呋喃丹土豆对;若B组小白鼠异常或病变率显著高于A组,则探究结论为呋喃丹土豆对。
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同学选择一种盆栽的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叶片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界线清晰。他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透明塑料袋中放置固体氢氧化钠的用途是。
(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4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
(4)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
下表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馒头中的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
组别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加入物质 |
馒头碎屑 和唾液 |
馒头碎屑 和清水 |
馒头块 和唾液 |
馒头碎屑 和唾液 |
水温和时间 |
37℃,10分钟 |
37℃,10分钟 |
37℃,10分钟 |
97℃,10分钟 |
10分钟后,分别向实验的试管内滴入碘液。
(1)该实验中设置了______组对照实验。
(2)第一组和第四组进行对照实验,第四组变蓝,其实验结果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的变量是。
(4)第一组和第二组预测实验结果,能变成蓝色的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