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公民健康的“隐形杀手”,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家装饰品等。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有无影响,科研人员选取30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并平均分为3组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30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列图所示。(注:醋酸铅是一种含铅化合物)
| |
注射剂 |
剂 量 |
注射方法 |
检测方法 |
| 甲 |
|
kg体重 注射10mg |
每3天皮下注射一次 |
每10天检测1次血红蛋白含量 |
| 乙 |
含1.8%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
|||
| 丙 |
含3.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
请你回答:
(1)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醋酸铅,那么,甲组应注射 。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
(2)若此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符时,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 )
A.放弃该实验
B.如实记录,重新再做实验
C.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D.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3)根据下图,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
①由甲和乙曲线可知,铅 (能,不能)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
②由乙和丙曲线可知,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越高,其体内血红蛋白含量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 装置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实验结果 |
| 甲 |
干燥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 乙 |
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
种子萌发 |
| 丙 |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
种子不萌发 |
| 丁 |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 ℃的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1)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装置组合。
(2)通过甲和乙装置组合可以看出,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3)通过装置组合可以看出,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下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
(1)经酒精脱色后,叶片B处变成了什么颜色?。
(2)滴加碘液后只有B处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叶片A处不变蓝的原因是。
(3)B、C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得出的结论是。
根据探究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回答:
(1)实验前,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影响:
。
(2)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遮光、部分不遮光的目的是 ,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其目的是 ,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
(3)如图示步骤(3)中用酒精处理的叶片,A是遮光部分,B是见光部分。用清水冲洗叶片后,在上面滴加碘液,其中变蓝色的是 。此实验说明了绿叶只能在不的是光下产生 。
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一些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结论。如,比较叶片甲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比较叶片乙和丙,可以说明。
(4)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
等(请答出两条)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5)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 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起重要作用。
为了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取叶片数量和形状大小相同的三株幼小的菊花,分别插入三个相同的量筒中,量筒中加入同样多的清水,在水面上滴加几滴植物油,使油膜覆盖水面,量筒口用棉花团封闭,将三套装置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环境 (①光照、潮湿 ②光照、干燥 ③黑暗、干燥)条件下,测出相同时间内量筒中的失水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的分析,可以根据来比较植物的蒸腾量。
(2)如要研究光照因素对植物蒸腾量的影响,应采用(选填数字①、②、③)环境条件下的两套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对照组是,此实验属于(选填“定性实验”或“定量实验”)。
(3)在水面上滴加几滴植物油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