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是某高等生物(2N=8)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乙是该生物一个细胞的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6分)
(1)该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通过甲图中的[B]__ ______过程形成的。
(2)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①]__ ____期。
(3)乙图中有___个染色体组,若乙图中2代表Y染色体,则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________。
(4)如果乙图a上某位点有基因B,a′上相应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 ___(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5)若图甲表示某一个体的发育过程,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③阶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为_____ ___。
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
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
实验步骤: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各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试管号 |
1 |
2 |
3 |
4 |
蒸馏水 |
1.4 |
1.4 |
1.4 |
|
pH7.5的缓冲液 |
0.2 |
0.2 |
0.2 |
|
纤维素悬浮液 |
0.3 |
0.3 |
0.3 |
|
微生物A提取液 |
0.1 |
|||
微生物![]() |
||||
微生物C提取液 |
0.1 |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4)在上述四支试管中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
试管号 |
1 |
2 |
3 |
添加提取液 |
微生物A提取物 |
微生物B提取物 |
微生物C提取物 |
颜色![]() |
+ |
+++ |
++ |
分析讨论: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因变量,因变量的呈现方法是。
(2)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若不考虑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的差异,其可能原因是(写出最有可能的两点),。
(3)经同学们的分析及对实验个别步骤作出的恰当修改,重新实验,大家都获得了与预期相符合的实验结果。最后,老师又提出一个新问题:“假如该实验时间过长,空气中的CO2溶入样本中的量足以被检测剂检测出,为了提高实验的科学性,排除干扰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你如何解决?”请写出解决措施。。
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组 别 |
材料 |
实 验 条 件 |
观察内容 |
A |
人口腔上皮细胞 |
0.9%NaCl溶液、8%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B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Ⅳ染液、50%酒精溶液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
C |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
蒸馏水 |
细胞吸水涨破 |
D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解离液、0.3g/mL蔗糖溶液、清水 |
质壁分离及复原 |
(1)A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B组实验的目的是检测花生种子中含有脂肪,可观察到着色的小颗粒的颜色是 。
(3)在实验C中细胞吸水涨破后,可获得细胞膜。实验中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比其他动植物细胞的优点是。
(4)D组实验中,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可能是。
如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标号,横线上填名称)。
(1)夏季白天此细胞能进行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的________。
①光合作用②细胞呼吸③细胞增殖④信息交流
(2)若该细胞是西瓜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 。
将该细胞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其原因是(填代号)中的溶液浓度较小。K+是以方式进入细胞,所需能量主要由(填代号)提供,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可用作活体染色。
(3)若将该细胞放入含3H标记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中进行组织培养,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中,含3H标记的细胞器有。
(6分,每空1分)图甲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 (填标号)。
(2)图乙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象有 (填字母)
(3)若图甲细胞发生癌变,往往容易扩散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上的 减少;若图甲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乙中 (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 (填字母)。
(4)图乙中D细胞的名称是 。
(10分,每空1分)下面分别是生物兴趣小组和科研人员做的关于植物代谢的问题,请分析:
I.生物兴趣小组用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他们将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可观察到光下枝条放出气泡。他们以太阳灯作为光源,移动太阳灯使之与大试管的距离不同,结果如图1中曲线1,请回答:
(1)该实验研究的是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衡量光合速率的指标是。
(2)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2和3,D点的限制因素是。
(3)该小组分离出黑藻中的叶绿体(见图2叶绿体的模式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b上发生的能量转换为,由C转移至b的物质主要是。
II.科学家通过对绿色植物转换CO2的研究得到: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绿色植物对外界CO2的转换为定值;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来自于外界与呼吸作用两方面。已测得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umol/h,现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如下的数据,实际光合量用葡萄糖表示。
外界CO2浓度(umol/h) 实际光合量(umol/ ![]() |
1.2 |
2.4 |
3.6 |
4.8 |
|
光照强度(KLX) |
1K[ |
0.1 |
0.1 |
0.1 |
0.1 |
2K |
0.27 |
0.44 |
0.61 |
0.78 |
(4)从表中数据对比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5)当光照强度为1Klx时,实际光合量都为0.1umol。原因是。
(6)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实际光合量0.27umol/h,植物从外界吸收CO2量为,植物对外界CO2转换率为。设外界CO2浓度为6.0umol/h,则该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实际光合量为 umo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