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市于2011年5月15日举办了第四届"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为保证赛事期间的饮食安全,东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各餐饮单位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幕加剂使用标准》,禁止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等的使用。过氧化苯甲酰( C 14 H 10 O 4 )是一种淡黄色、微有苦杏仁气味的固体,不稳定、易燃烧、撞击或受热摩擦能爆炸:
(1)过氧化苯甲酰由种元素组成;
(2)过氧化苯甲酰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3)过氧化苯甲酰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李老师看同学们玩沙漏后,给同学们做了有趣的“水漏”实验(如图),两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用长短不同的两个玻璃管连接,下方锥形瓶中有足量的几粒白磷,水温50℃,实验时将甲装置倒置变成乙,当乙装置中的水漏完后,用铁夹夹紧胶管后拔开下端变成丙,试回答:

(1)乙实验看到上部锥形瓶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甲和乙的实验探究的化学知识是
(2)若乙实验能成功,丙实验就能形成喷泉,原因是;实验结束后,丙中进入上方锥形瓶的水最多不超过锥形瓶容积的

据CCTV报道(如图):2013年1月13日,北京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污染指数达到900之多,PM2.5达到500以上,引发“爆表”现象,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头发丝粗细的.它富含大量的有毒物质,人们纷纷抢购口罩.试回答:

(1)空气重度污染,最小污染指数是
(2)减缓雾霾天气的一条措施是
(3)有人说,戴口罩可以阻止PM2.5微粒吸入人体,谈谈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小明和小霞同学在实验室用同一套能制取少量气体的小型发生装置制取两种不同气体,且该小型气体发生装置能控制反应速率.

试回答:
(1)请你将气体发生装置画在虚线的方框内,并与收集装置连接.
(2)小明制取二氧化碳时,向发生装置中加入两种药品的先后顺序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霞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把烧成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不能直接插入集气瓶底部,原因是

总结方法比学习知识还重要,下图是探究氨分子运动和溶液酸、碱性对头发的影响的两个实验:


在不同PH溶液中浸过后
PH="1"
PH=4
PH="7"
PH=10
PH=13
头发外观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黄、无光泽
头发强度
不易断
不易断
不易断
易断
极脆

对比后你发现两者设计上有共同之处,利用的科学方法都是法,在你学过的化学实验中,类似这样的实验设计方法有许多,请你再举一例(答实验名称)

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氢弹爆炸时,在极高的温度下,一些原子发生如下变化,其中甲、乙、丙是三种原子,“”“”“”表示原子中的不同粒子,请回答:

(1)图1中微粒“”是
(2)乙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是
(3)氢弹爆炸的这种变化(上述图示2)是否为化学变化?你判断的依据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