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大地震引起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氢气爆炸,引起核泄露。
(1)爆炸是因为可燃物在。因此,可燃性气体在点燃之前要。发生爆炸的氢气来自反应堆燃料棒用作包壳的金属锆(
)与水的反应,该反应在高温下生成
价锆的氧化物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核事故释放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是原子序数为53号碘元素的一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碘l31是一种金属元素 | B. | 碘l31的放射性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
C. | 碘l31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是78 | D. | 碘l31的放射性是化学性质 |
(3)我国于3月中旬出现了抢购碘盐的现象,用于防护核辐射。碘盐是在食盐中添加了一定量的碘酸钾,由于碘盐中碘含量相对较低,根本起不到预防辐射的作用。碘盐中的"碘"指的是 (选"分子""原子"或"元素"),如果人体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适量摄入等含碘的产品。
下列是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B粒子核内有 个质子;
(2)其中阳离子是 ;
(3)ABCD四个粒子都具有 结构。
为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设计下列实验方案:将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含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pH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写出该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 。
(3)图中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想知道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来检验,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井水的硬度,同时对其进行消毒杀菌.
(2)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则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
(1)提纯的步骤是:①溶解 ②过滤 ③ ④计算产率;
(2)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写出“三靠”中的任“一靠”操作
(3)在第③步骤中使用了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
(4)实验小组通过计算发现,实验测得的结果比实际偏低.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t2℃时,把20g乙(不含结晶水)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2℃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m(甲) m(乙).(填“>”、“=”或“<”)
(4)根据图示,除题中已有的信息外,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任写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