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牛肉面"是兰州的风味小吃之一,其制过程中加入了一种叫做"蓬灰"的和面剂。"蓬灰"是蓬草烧制而成的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蓬灰"的化学成分及化学性质很感兴趣,于是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请你帮他们填充下列实验过程的表格。
【查阅资料】含有钾元素的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紫色。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测 p H :取少量"蓬灰"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


(2)灼烧:用铂丝蘸取少量"蓬灰"溶
液并灼烧
火焰呈紫色

(3)检验 C O 3 2 - :取少量"蓬灰"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将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

"蓬灰"中含有 C O 3 2 -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蓬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很多因素都能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于是,
同学们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
【实验过程】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MnO2的质量
测量数据

50.0g
1%
0.1g
9 mL

50.0g
2%
0.1g
16 mL

50.0g
4%
0.1g
31 mL


【实验分析】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表格中的“测量数据”的指的是:相同时间内_。
(3)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填编号)。

【实验结论】
在相同条件下
【交流评价】
(1)甲同学提出在上述实验中测量同样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2)乙同学提出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实验反思】
除了上述因素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外, _(写一种)也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你的实验方案是

某化学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①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将红磷改为木炭,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不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
(2)用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反应原理为:2Na2S4+O2+2H2O=8S↓+4NaOH(氢氧化钠)。
小资料:四硫化钠(Na2S4)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固体硫(S)和易溶于水
的氢氧化钠。
【实验过程】
①取足量的四硫化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1所示)。

图1图2
②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2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2∶h1=
③按照①和②再重复实验2次。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h1/cm
11.0
11.4
11.6
h2/cm
8.7
9.1
9.2


根据第3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结果精确到 0.1%)。

A、B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分别由H、C、O、Cl、Ca、Mn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用下图装置(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若在I中加入一定量固体A和液体B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发现Ⅱ中有气泡冒出。则A、B可能为(至少写出符合要求的2组物质)

A



B



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
(2)若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发现Ⅱ中液面上升,且溶液由浑浊变澄清。则Ⅱ中原液体是,整个实验过程中,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1)炼铁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经初步分析得知,无色气体A不含有单质,黑色粉末B的成分是一种或两种单质。上述转化关系中,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组在分析了炼铁的原理后,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未反应的
乙组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假设一:只含有铁。假设二:含有
【实验探究】
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同学们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Ⅰ澄清石灰水 Ⅱ浓硫酸Ⅲ氧化铜粉末
上述实验装置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装置Ⅰ的作用是,装置Ⅲ的作用是。当看到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Ⅲ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后,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的成分是
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二是否成立,请你设计实验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完成以下探究。

实验方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物理方法


假设二成立
化学方法


假设二成立


【交流反思】针对甲组实验存在的缺陷,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改进,解决了污染环境问题。

同学们对实验“煅烧石灰石”展开深入探究。
(1)煅烧石灰石。可观察到石灰石的表面
(2)为证明石灰石已分解,三位同学从其他角度设计方案如下:

Ⅰ.甲同学按图一所示进行实验(煤气灯亦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观察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II.乙同学按图二所示进行试验,观察到B中液体变色,A中实验的作用  
III.丙同学取一块石灰石进行煅烧,一段时间后发现固体质量减轻mg(即CO2的质量),证明石灰石已分解。
IV.大家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请分析原因 _
(3)为测定石灰石的纯度,丙同学将他刚才煅烧后的固体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又产生mg气体,结合上述数据计算可知,丙所取的这块石灰石中含碳酸钙 _mol(用m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