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1)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_______(填序号)。
①需要加热 ②使用催化剂 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④原料为纯净物 ⑤只生成一种气体
(2)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时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选择收集气体的装置应考虑_______。
(3)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②小方同学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王同学认为用B装置也可制取氧气,但要考虑控制反应的速率,因此应该把B装置中的b仪器换成__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
④小明同学本想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但小明爱动手做实验,他找来一些塑料瓶和其他用品,制成如图D所示的装置。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该装置作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用量问题。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
B.给烧杯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烧杯容积的1/3 |
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5 mL |
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收集氨气时,应从C装置的________(填“c”或 “d”)管口通入。
(6)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在学习化学肥料时,老师将
与熟石灰强台、研磨,同学们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1)
属于化肥中的肥;
(2)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氨气(
),组成氨气的两种元素均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道刺激性气味的原因。
按要求填空。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汞元素; ②氢离子;
③3个氮分子; ④氧化铅。
(2)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X的数值为,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实验室可用草酸(H2C2O4)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制得一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O2↑+CO↑+H2O。试回答:(1)用此法制取CO所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应选取 。(填大写字母代号)
(2)小明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并通过H装置还原氧化铜,则气体应先从发生装置出发至H装置,气体流向为从左至右,正确的接口顺序为:()→()→()→()→()→()。(填接口处的小写字母)
(3)请写出除去CO2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总结、归纳,从中找出规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从化合价角度分析:①C+2CuO=======2Cu+CO2↑,C由0价→+4价,化合价升高,C具有还原性,是还原剂;Cu由+2价→0价,化合价降低,CuO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试分析:②3CO+Fe2O32Fe+3CO2中的还原剂是,氧化剂是。
(2)分析比较这两个反应,二者的区别是:。
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盐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溶液(填字母代号)。
(2)t1℃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___B。(填写“>”、“<”或=”,下同)
(3)若要从混有少量B的A溶液中得到纯净的A,应采用的实验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