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1)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_______(填序号)。
①需要加热 ②使用催化剂 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④原料为纯净物 ⑤只生成一种气体
(2)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时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选择收集气体的装置应考虑_______。
(3)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②小方同学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王同学认为用B装置也可制取氧气,但要考虑控制反应的速率,因此应该把B装置中的b仪器换成__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
④小明同学本想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但小明爱动手做实验,他找来一些塑料瓶和其他用品,制成如图D所示的装置。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该装置作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用量问题。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给烧杯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烧杯容积的1/3
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5 mL
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收集氨气时,应从C装置的________(填“c”或 “d”)管口通入。
(6)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邵阳24)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_____。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________。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下表是混有甲烷的空气在有限空间内点火时的现象:

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分数
2.0%
4.0%
5.0%
6.0%
9.0%
10.0%
15.0%
16.0%
18.0%
点燃时的现象
不爆炸
不爆炸
爆炸
爆炸
强烈爆炸
爆炸
爆炸
燃烧
燃烧


(1)写出甲烷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
(2)若在有限空间内甲烷、与空气按1:6的体积比混合,点燃时的现象为
(3)煤矿的矿井中常含有甲烷,你认为煤矿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
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越1800

97、8
883
越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10长春中考17.)请回答有关金属活动性的问题:(1)在Mg和Fe中,活动性较强的是
(2)Mn的活动性比Fe强,由此可知Mn与稀盐酸(选填:“能”或“不能”)反应;
(3)用Fe和一种盐溶液验证Fe比Cu活泼,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咸宁32).为探究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将金属分别放入盛有盐酸的3支试管中。根据铜加入盐酸中无变化,现象,判断出Al>Fe>Cu。
(2)乙同学只用一支试管,只取一次盐酸也能证明Al>Fe>Cu,他在盐酸中插入金属的顺序是Fe
(3)丙同学只调整了乙同学插入盐酸中金属的顺序,也能得到正确结论。丙同学调整金属的顺序为
【拓展应用】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