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单摆的摆长,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
次所用的时间为
,进而算出周期
。
该同学测得的
值偏小,可能原因是:
A.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
C.实验中误将51次全振动计为50次 |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 |
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
并测出相应的周期
,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
和
的数值,再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
。则重力加速度
。(用
和有关常量表示)
已知光线穿过介质Ⅰ、Ⅱ、Ⅲ时的光路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介质Ⅱ是光密介质 | B.介质Ⅰ的折射率最大 |
C.介质Ⅲ的折射率比Ⅰ大 | D.光在介质Ⅲ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
a、b两束光沿同一方向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设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a和nb,a、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a和vb,则
A.na>nb | B.na<nb |
C.va>vb | D.va<vb |
如果光以同一入射角从真空射入不同介质,则折射率越大的介质()
A.折射角越大,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大 |
B.折射角越大,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小 |
C.折射角越小,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大 |
D.折射角越小,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小 |
在白炽灯的照射下,能从捏紧的两块玻璃板的表面看到彩色条纹;通过两根并在一起的铅笔狭缝去观察发光的白炽灯,也会看到彩色条纹.这两种现象 ( )
A.都是光的衍射现象 |
B.前者是光的色散现象,后者是光的衍射现象 |
C.前者是光的干涉现象,后者是光的衍射现象 |
D.都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 |
△OMN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面.a、b两束可见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面MN,在棱镜侧面OM、ON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14-1-20所示.由此可知( )
图14-1-20
A.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 |
B.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 |
C.a光的频率比b光的高 |
D.a光的波长比b光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