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气瓶内放入一装有少量酒精(C2H5OH)的蒸发皿,先点燃蒸发皿内的酒精,再将经打磨过的光亮镁条伸入集气瓶内点燃。可看到镁条剧烈燃烧,在瓶底白色固体粉末中夹杂着少量黑色固体,瓶内壁也附着一些黑色固体。(如右图)甲同学将生成物取出,用足量的盐酸处理,结果发现白色物质溶解,黑色物质不溶。由此他猜测:黑色物质是原来镁条中所含的杂质。
乙同学没有轻易赞同甲同学的意见,他通过查找资料,知道镁与空气中三种人们熟知的气体都会发生反应。他推断:这黑色物质是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先点燃蒸发皿内的酒精,对后续实验的作用和影响是:
① ;
② 。
(2)实验中,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砂的作用是 。
(3)请设计—个实验: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的方法是 。
(3分)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选填合理选项的字母序号,答案并非唯一)。
| A.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检验气体产物,结束时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
| B.硫、红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先往瓶中装满水,后引燃可燃物 |
| C.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先向锥形瓶内添加石灰石,再向长颈漏斗内注入适量稀盐酸 |
| D.制取氧气时,先将导管伸入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口.再加热盛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试管 |
下图是与水有关的3个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烧瓶里的水只发生了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B中试管1内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直饮水”的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直饮水,其中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从原理上说,此流程中超滤膜的作用与实验C中的等材料是相同的。
碳元素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碳单质的结构图示中,表示石墨的是(填编号)。
(2)煤燃烧时上方会出现蓝色火焰(如右图)是CO燃烧产生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反应:;若在煤火上洒些氧化铜,会有铜生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反应:。
(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下是固定二氧化碳的成功范。 例:
CO2+2NH3
CO(NH2)2 + X。此反应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
若上述反应中,有44gCO2参加反应,则有g NH3参加了反应。
(4)现代文明追求“低碳生活”——指耗能尽量少,从而使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得以减低的生活。请举出一项“低碳生活”的具体行为:
。
四种物质A、B、C和D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 物质 |
A |
B |
C |
D |
——氢原子 ——氧原子 ——硫原子图例说明 |
| 微观示意图 |
![]() |
![]() |
![]() |
![]() |
(1)1个A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2)这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填表中字母)。
(3)物质D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4)常温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反应(各物质均用化学式表示):。
以下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和3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2)钠原子核外共有个电子层;Na+的结构示意图是(填字母)。
(3)在钠和氯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填名称)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