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
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②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③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④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            原则。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孔子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矜而不争”,你同意孔子的看法吗?简要说明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简答题(5分,选做一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诗曰:“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胆气惊河北,威名镇蜀中。临亡头似雪,犹自显英雄。(《三国演义》第83回)
诗中歌颂何人?此人为何而亡?请简要叙述与此内容相关的情节。
(2)这场灾难是克洛德人生的一次危机……十九岁就成了家长。(《巴黎圣母院》第四卷)
克洛德遇到了什么危机?他为什么成了家长?请简要叙述与此内容相关的情节。

下列各项中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诸葛亮为了使姜维归降,佯攻姜维母亲所住的冀城,姜维去保冀城;诸葛亮又派夏侯楙散布姜维降蜀的假消息,又派人假扮姜维夜攻天水城;魏军认为他已降蜀叛国,姜维走投无路,只好降蜀。
B.黛玉以“好姻缘”奚落宝玉,宝玉赌气摔玉;黛玉大哭大吐,剪断穿玉的穗子;之后薛蟠生日,二人都不去看戏。急得贾母抱怨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C.办完吴老太爷的丧事后,吴荪甫收到了家乡发来的电报,知道家乡正在发生农民暴动。吴荪甫开始为他在家乡双桥镇的当铺、钱庄、米厂之类的资产担忧,他的脸上显出连老太爷过世都没露出过的忧愁。
D.玛金和蔡真是闸北丝厂总罢工的领导者,在陈月娥汇报了裕华丝厂车间的情形及姚金凤家会议之后,她们看法一致,决定让裕华丝厂先罢工再冲厂,并商讨好罢工后的一切布置。

E.吴荪甫和杜竹斋是“至亲”关系,因此吴荪甫把杜竹斋看作可信赖的“知己”,对其推心置腹深信不疑。而杜则多疑贪利,在吴碰到困难时,不惜落井下石。杜的行动,无疑是对吴荪甫彻底覆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①达,通达,显达。②闻,有名望。③下人,对人谦恭
在对“达”的认识上,孔子和子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军士忙报入寨中。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许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某公曰:“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操曰:“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三国演义》第30回)
曹操如此热情待许攸,许攸接着做了什么?结果如何?

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许田射猎之后,汉献帝觉得天威受辱,暗中授予国舅董承衣带诏,让他去招揽忠心之士伐曹,马腾、刘备等人先后在义状上签名。事情败露后,董承等人被满门抄斩,带孕的董妃也被杀害。
B.黄忠牙将陈式被擒,黄忠也用计生擒夏侯渊之子夏侯尚,最后两军相约阵前交换俘虏,夏侯渊不讲信义,放冷箭射伤陈式,激怒了黄忠,两将大战一番。
C.关羽破襄阳后围樊城,曹操令于禁带兵前往救援,庞德自请为先锋。过后曹操又疑心庞德会降蜀,要收回先锋令,庞德断发以表决心。后来,他与关公大战百余回不分胜负。于禁怕庞德功成,乘乱射中关公手臂后,鸣金收兵。
D.张飞在阆中镇守,闻知关公被害,准备三军挂孝伐吴,末将范疆、张达置办白旗白甲不利,被张飞打得满口出血。当夜,范、张二人把醉卧帐中的张飞给杀了,并带着其首级逃往东吴。

E.孔明驻军五丈原,多次令人搦战,魏兵只不出。于是孔明派人送去巾帼妇女服饰及书信一封以讽刺,想激怒司马懿,诱其出战。但司马懿竟然接受了那羞辱人的礼物,并重待来使,还与来使聊孔明的饮食状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