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制备少量的氧气,某实验小组分三个阶段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第一阶段:查阅文献资料,获得了下列信息:双氧水、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分解都可以产生氧气。其中双氧水溶液价格最低,在常温下就能够分解放出氧气,该过程无副产物;氯酸钾价格较高,分解较困难,且常伴有副产物;高锰酸钾价格较高,加热即可快速分解。二氧化锰能加速上述三种物质的分解。
根据上述信息,选择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
第二阶段:到实验室准备实验用品,安装实验仪器,进行制备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下:

第三阶段:实验完毕经,洗刷实验仪器,整理实验用品。
问题:
(1)要制取一瓶氧气,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首先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时,如果反应过快,容易引起爆炸,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爆炸?(列举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顾整个工作过程,你认为在准备工作阶段除应考虑药品的价格、制氧反应的难易、制氧过程的安全性等问题外,还应考虑哪些问题?(至少列举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氧气的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燃料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煤燃烧时,排放的污染物会导致酸雨的发生。这一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请你说出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危害答一点,措施答两点即可)

空气中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试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结论。

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见图:

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给玻璃管加热的仪器叫酒精喷灯,要用其__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进行加热.
(2)实验中玻璃管观察到的现象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
(3)实验前“通入CO”与“开始加热”的顺序是________;实验后“停止通入CO”与“停止加热”的顺序是________.
(4)实验要在装置末端a处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
(5写出玻璃管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分)根据以下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字母仪器的名称:Ab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有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己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若用乙图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__端导气管进入瓶中(填字母)。

(6)根据上述分析和选择可知,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气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否则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一共用到了几次玻璃棒,每次的作用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