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诸葛亮的《出师表》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遂许先帝以驱驰( ) 恐托付不效( )
庶竭驽钝 ( ) 夙夜忧叹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文中所说的“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具体指是什么事?用原话回答。
、下面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功绩,从列出的五项中任选两项,参考示例,写出其具体的内容。(1分)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振,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排八阵
[示例] 三顾:三顾茅庐
: 、《出师表》选段中哪一句话也表明了诸葛亮“澹泊明志”的志趣?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选文第一段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述两汉的历史教训。在原文中用横线标出相应的句子。
、从选文看,诸葛亮回顾先帝“三顾茅庐”和“临崩寄大事”的目的是什么?
、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下面是诸葛亮祠中的一副对联,请你从列出的四项中任选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 鼎足六出,威德咸孚足千秋。
两表:______ __ 一对:_______ _ 鼎足:____ ____ 六出:__ _____ 、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皆良实用心良苦 | B.晓畅军事家喻户晓 |
C.死节之臣节衣缩食 | D.计日而待千方百计 |
、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用原文回答):
、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联系上下文,解释划线的词意思。(4)
①可爱者甚蕃②亭亭净植
③濯清涟而不妖③花之隐逸者也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 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 |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莲怎样的特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的词意思。(4)
①咸:②邑人:
③绝境:④无论:翻译句子。(4)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2分)
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jí):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hāo):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解释下列划线字:
A.或依林木之下( ) | B.暗则缚麻蒿自照,( ) |
C.负笈从师( ) | D.夫人好学,虽死犹存( )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②常以净衣易之。 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
(重耳)及楚,楚子飨①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②?”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注释】①飨:用酒食款待。②不谷:古时君王的自称。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重耳)及楚 ( ) (2)楚子飨之( )
(3)若以君之灵()(4)其辟君三舍()翻译句子。
曰:“虽然,何以报我?”从上述故事,你可以获得为人处世的启示是什么?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度已失期 / 宁信度,无自信也 |
B.楚人怜之/ 应怜故乡水 |
C.今亡亦死/或以为亡 |
D.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B.项燕为楚将/为天下唱 |
C.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等死,死国可乎?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