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13下午,日本宫城县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放射性物质泄漏.核泄漏造成放射性碘一131可能被附近居民吸收,引发人体疾病.
(1)碘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1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有(填序号).
A. | 碘属于金属元素 | B. |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
C. | 碘的原子序数为53 | D. | 碘的元素符号是I |
(2)民间传言食用碘盐能防辐射,因而出现一些地方公众盲目抢购碘盐的情况.2图是某超市销售的一种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①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世界卫生组织提醒:成人每天服用量约为90mg的碘元素,可减少人体甲状腺对放射 性碘--131的吸收,从而有效防止核辐射.假设每人每天食用5g上述碘盐,则每人每天最多能从碘盐中吸收
mg碘,所以仅食用碘盐(填"能"或"不能")有效防止核辐射.
铷(
)是一种银白色蜡状金属,质软而轻,其化学性质比钾活泼。下图表示铷元素的(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铷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硫酸铷的化学式为。
下图是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填字母序号);
(2)在
时,把
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用同一种方法可以使
三种物质的溶液都有晶体析出,该方法是。
关注化学中的"变"与"不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物质观、微粒观和能量观。下列情形中,一定改变的是(填数字序号,下同),一定不变的是,可能改变的是。
①原子得失电子前后,质子的数目 ②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
③生石灰放入水中反应过程中,液体的温度 ④铜和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
⑤二氧化锰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生活用品中,
图
用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是利用了它的性;
图
把铜加工成电线利用了金属的两条物理性质是;
图
用洗洁精洗碗去油污是因其具有作用。
(2)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三个实验:
-不反应
↑
-不反应
则
、
和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的位置已给出)。
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锌原子;
(2)5个五氧化二氮分子;
(3)分析过氧化氢(
)和过氧化钠(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写出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