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
脑啡肽的合成采用的是蛋白质工程技术,这是生物发展在分子水平上的又一突破。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叫_____________肽。在形成该化合物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脑啡肽水解后可产生_____________种氨基酸,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4)用18O标记的氨基酸合成该脑啡肽,同时有H218O产生,那么水中的18O来自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_。
A.-COOH | B.-NH2 | C.-R | D.–COOH和-NH2 |
"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的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
)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占总捕获数(
)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1
2="10" 000
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雌性个体数 |
雄性个体数 |
|
补捕 |
32 |
32 |
14 |
18 |
重捕 |
36 |
4 |
18 |
18 |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
)的计算公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只/
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
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有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
(2)此农田中新迁入了一种食草昆虫,下图甲是与这种昆虫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说出种群在B点后死亡率明显增加的原因:(答两点)。
(3)请根据图甲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将A、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
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对海淀北部地区一路旁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
豚草 |
0.3 |
0.6 |
1.1 |
1.5 |
2.3 |
狗尾草 |
10.0 |
9.2 |
8 |
6.8 |
5.5 |
曼陀罗 |
3.0 |
2.1 |
1.1 |
0.3 |
0.1 |
龙葵 |
3.0 |
2.0 |
0.4 |
0 |
0 |
灰绿藜 |
3.2 |
2.8 |
1.7 |
1.3 |
0.6 |
(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
(2)很显然,豚草与表中所列其它植物呈关系,它们相互争夺。调查结果表明,豚草具有生存优势。根据自然选择学说,这种优势是通过过程而实现的。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右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鲫鱼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被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3)细菌——显微记数法。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50个细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液体中培养4 h后稀释10倍,与以前相同的条件下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次观察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80个细菌。则细菌细胞分裂的平均时间为小时。
(4)昆虫——去除取样法。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小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回,理论上种群数量应当越来越小,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次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以捕获积累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为Y轴,根据数据描点作直线向右延伸与X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假如在某田块(120平方米)连续捕虫8次,得到下表数据:
捕获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每次捕获数(Y) |
72 |
63 |
44 |
32 |
23 |
17 |
16 |
15 |
捕获积累数(X) |
72 |
135 |
179 |
211 |
234 |
251 |
267 |
282 |
①依数据可得出该昆虫种群平均密度大约是只/平方米。
②如果你捕获到的昆虫数并不是递减的,请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
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通过①过程得到的B淋巴细胞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之前,应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措施
是 ,该处理的实质是在小鼠体内发生 过程。
(2)培养瓶中的杂交瘤细胞在有丝分裂的间期核内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内DNA分子数,染色体数=2:1的时期是 。
(3)骨髓瘤细胞与进行原代培养的细胞相比较,核内物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骨髓瘤细胞与小鼠的效应B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 。
(4)有人设想运用基因工程方法制造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工程菌,该方法用到的工具酶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