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糖尿病病人尿液含有葡萄糖;肾炎病人则肾小球部位通透性大为增加,尿液中会有蛋白质。检测病人的尿液可帮助医生确定病情。小李觉得自己身体不适怀疑自己患了糖尿病或是肾炎。如何通过一定的检测确定是否患相应的疾病。请写出设计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及结论。
(1)设计原理:
①葡萄糖与 发生作用,生成 ,
②蛋白质与 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操作步骤:
①取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加入小李的尿液2毫升
②甲试管中 ,观察现象;
③乙试管中 ,观察现象;
④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 。
(3)现象及结论:
甲试管出现 ,则 ,可能患糖尿病。
乙试管出现 ,则 ,可能患肾炎。
(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共8分)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种动物,可以产生下图中各种基因型的子细胞。请回答:
(1)在动物的___________(器官)或(器官)中,可能同时找到AaBb、AB、Ab、aB和ab五种基因型的细胞。
(2)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现象是(要求写4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①产生的AB、Ab、aB和ab 4种基因型的细胞,在没有交叉互换、基因突变等发生时,至少需要________个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③和④代表的变异分别是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共12分)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
:白颖=12:3:1。已知黑颖(B)和黄颖(Y)为显性,且只要B存在
,植株就表现为黑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__________。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与Y(y)存在于
染色体上。
(2)F2中白颖的基因型是,黄颖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若将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预计植株中黑颖纯种的比例是________。
(4)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组合为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
下图为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原核、真核)生物细胞的重大生命活动图示,
(2)细胞识别是细胞信号转导的前提,它是通过实现的,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该结构上有。
(3)A、B、C、D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过程,基因表达的过程则发生在过程。
(4)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有可能使发生突变,从而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出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
(2)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
(3)A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
(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
下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矿质元素(无机盐离子)浓度变化与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植物生长所需要甲元素的量比乙元素的量。
(2)在土壤中乙元素的浓度分别为A.B.C时,其中在浓度下施含有乙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3)已知乙元素是核酸和各种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其化学符号是。
(4)通常在水淹条件下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量会减少,这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