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诗人描绘这样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答: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
(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早行
(宋)刘克庄
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
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
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
何烦看堠子① ,来往暗知津。
【注】①堠(hòu)子:标记里程的土堆。本诗颔联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早行途中景物 的特征。
本诗围绕一个“真”字落笔,反写正写,构思巧妙,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试题。
南征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这首诗前两联在写景方面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
结尾“闲看”二字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鹧鸪天·惜别
严仁
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拖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①危弦:哀弦。②捩拖(lièduò):扭转船舵。③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上片首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词的下片后两句在抒情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释】①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②泛泛:形容小舟在水中漂浮,无所归依的样子。③轻肥:即轻裘肥马,比喻富贵。《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自轻肥,有神意自得的意思。诗歌的首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请从诗歌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诗歌尾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