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环境和材料是现在社会中两大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1)造成居室污染的物质是    
 A.甲醛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2)形成酸雨的原因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         (填字母,下同)转化而成的。
A.SO2  B.NO2  C.CO2  D.CO
(3)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汞(Hg)、镉(Cd)             B.N、P的化合物
C.石油泄漏                        D.工厂排放酸、碱、盐
(4)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废塑料制品                B.废铝制易拉罐
B.废旧电池                  D.生活垃圾
(5)为了治理汽车尾气的污染问题,可以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CO2和N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6)合金是被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下列有关合金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高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低
C.组成合金的元素种类相同,合金的性能就一定相同
D.合金与各成分金属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
(7)塑料、合成橡胶和         是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
(8)下列条件下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    
A.浸泡在植物油中                B.浸泡在海水中
C.置于干燥的空气中            D.浸泡在蒸馏水中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属陶瓷超导材料 保护水资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Ⅰ)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一元酸)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混合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实验
编号
HA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
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
混合后溶液的pH

0.1
0.1
pH=a

0.12
0.1
pH=7

0.2
0.1
pH>7

0.1
0.1
pH=10


(1)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判断HA是强酸还弱酸?

(2)乙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A)和c(Na)的大小关系是
A.前者大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分析丁组实验数据,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列式):c(Na)-c(A)=mol/L。
(Ⅱ)某二元酸(分子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HBH+B2
回答下列问题:
(5)在0.1 mol/L的Na2B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c(B2)+c(HB)=0.1 mol/L
B.c(B2)+c(HB)+c(H2B)=0.1 mol/L
C.c(OH)=c(H)+c(HB)
D.c(Na)+c(OH)=c(H)+c(HB)

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有:汞、铅、锰、铬、镉。处理工业废水中含有的Cr2O72-和CrO42-,常用的方法为还原沉淀法,该法的工艺流程为CrO42-H+①转化Cr2O72-Fe2+②还原Cr3OH-③沉淀Cr(OH)3↓。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 (黄色)+2HCr2O72- (橙色)+H2O。
(1)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关于第①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测定溶液的pH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已达到平衡状态
B.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强酸性环境,溶液的颜色为橙色
(3)第②步中,还原0.1 mol Cr2O72-,需要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除生成Cr(OH)3外,还可能生成的沉淀为
(5)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 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10-32,当c(Cr3)降至10-5 mol/L,认为c(Cr3)已经完全沉淀,现将第③步溶液的pH调至4,请通过计算说明Cr3是否沉淀完全(请写出计算过程):

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A为0.1 mol·L-1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B为0.1 mol·L-1 NaHCO3溶液,实验测得NaHCO3溶液的pH>7,请分析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3)C为FeCl3溶液,实验室中配制FeCl3溶液时通常需要向其中加入,目的是
若把B和C溶液混合,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KW=1×10-13,则该温度25℃(填“>”、“<”或“=”)。在此温度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为1×10-10 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为
(2)若温度为25℃时,体积为Va、pH=a的H2SO4与体积为Vb、pH=b的NaOH混合,恰好中和。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用了各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上述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温度降低,平衡常数K(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测得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从反应开始到5 min末,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t/min
0
2
5
10
15
n(CO2)/mol
1
0.75
0.5
0.25
0.25


(3)下列条件能使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填写序号字母)
a.及时分离出CH3OH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再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
d.选择高效催化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