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明:DNA是生物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以下对于沉淀物中含有少量放射性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经搅拌与离心后有少量含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
B.离心速度太快,含35S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
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
D.少量含有35S的蛋白质进人大肠杆菌 |
右图表示人体蛋白质代谢的部分途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e在细胞内不能逆向发生 |
B.b、c、d只能在细胞内发生 |
C.f、g一定发生在B淋巴细胞内 |
D.a、e、g都能在细胞外发生 |
某植株成熟叶正常,部分幼叶出现病态,用Ca(NO3)2根部施肥后幼叶恢复正常。下面是施肥后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收Ca2+,NO-3和H2O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图示为番茄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分压为15时,曲线A→B段将延伸为M2 |
B.氧分压为0和10时,根细胞呼吸作用所需的酶有所不同 |
C.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
D.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K+的吸收,曲线将延伸为M1 |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光照,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BC二段较AB段曲线上升缓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
B.CO2浓度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之前开始的 |
C.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对CO2吸收减少 |
D.H点玻璃罩内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
A.Benson与M.Calvin于1949年采用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对光合作用进行研究。以下是他们研究过程的简述: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人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的光照时间后立即杀死小球藻,从培养液中提取产生的放射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 |
光照时间(s) |
放射性物质分布 |
1 |
20 |
大量3-磷酸甘油酸,少量其他磷酸化糖类 |
2 |
60 |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
3 |
2 |
12种磷酸化糖类 |
请根据上述实验资料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此项技术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
B. CO2进人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3-磷酸甘油酸
C. 实验结果还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
D. 从CO2进人叶绿体到产生有机物的整个过程看,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磷酸化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