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图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
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华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所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在未接入电路时表盘如图甲所示,在使用它测量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小华连接的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导致开关没有闭合时_____表就有读数。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其改正。
(3)实验中测出小灯泡在U=2.0V时的功率后,要测量其额定功率,应向____(左/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达到额定电压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值为____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W。
(4)同组的小红认为该电路还可以用来研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探究某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现把20g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回答问题:(设热水在相同时间内给这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
(1)这种物质是(晶体/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
(2)这种物质的沸点是℃;
(3)实验中,热量从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在转移的过程中,具有性;
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1)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处滑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3s后停止,位置如下图所示.小车运动的距离是_______cm,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3)小车在铺有毛巾表面上滑行距离最短,是因为______________;
接触面 |
小车运动的距离s/cm |
毛巾 |
18.00 |
棉布 |
26.58 |
木板 |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并利用液体透镜探究“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如图所示.
(1)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选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如果此时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选填“会改变”或“不改变”),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
(2)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 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放大、倒立的实像 | B.放大、正立的虚像 |
C.缩小、倒立的实像 | D.缩小、正立的实像 |
(3)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
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
.
(4)利用液体透镜还可以探究哪些问题?(写出一个即可)
.
如图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
(1)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
(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物质 |
质量/g |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最后温度/℃ |
水 |
60 |
20 |
6 |
45 |
煤油 |
60 |
20 |
6 |
68 |
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吸收的热量为,(选填“水”或“煤油”)吸热升温更快.
(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煤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