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1)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处滑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3s后停止,位置如下图所示.小车运动的距离是_______cm,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3)小车在铺有毛巾表面上滑行距离最短,是因为______________;
接触面 |
小车运动的距离s/cm |
毛巾 |
18.00 |
棉布 |
26.58 |
木板 |
|
要测量“3.8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给定的器材有干电池(3节)、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等
(l)小刚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当闭合开关时A表,V表(选填“有示数”或“无示数”),其原因是打“×”的导线接错了。请你在原图上重新正确连接该导线;
(2)正确连接电路再次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选填“左端”或“右端”),当V表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小灯泡两端电压是V,要测量它的额定功率,须将变阻器的滑片向移动(选填“左端”或“右端”):
(3)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A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4)某小组发现电压表“0-15V”的量程损坏了,于是他们改变了测量方法:将该V表并联在变阻器两端,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当V表的示数为0.7V时,即可知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继而求出其额定功率。
①他们这样得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其依据是。
②请在虚线框内画出该小组完整的实验电路图。
某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保证压强计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
(2)如图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的某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这是为了探究。
(3)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最好应根据两个图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得到的结论是:。
(4)比较e、f图示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细线和若干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不挂钩码时在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调节的目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______。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2个钩码,在E点处挂_____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F2×L2;请判断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判断的理由是()(填选项)。
A.实验次数太少,不能得到普遍规律 B.单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乘
(3)取走挂在E处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再一次在原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N,如果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左上方,杠杆仍然在原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液体_____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N.
(2)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_______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 kg/m.
(1)小明用如图a所示装置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从图可以看出,小明控制不变的量是:_______,验证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的关系。(以上两空均选填“压力大小”或“受力面积”)
(2)在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b所示的操作:
①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____的关系。
②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丙和丁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两个图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