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1)古人常用比兴的手法,以自然现象中的风雨、风云比喻政治形势,请分析“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两句中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时,偶遇家贫的袁宏诵诗,十分欣赏,袁宏从此名声大振。
A.诗的一开头,便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 |
B.诗人对袁宏在贫寒中被谢尚赏识的际遇非常羡慕,夜泊牛渚,怀古之情涌上心头。 |
C.望秋月而思古人,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那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 |
D.这首诗的诗意明朗而又单纯,没有太深刻复杂的内容,却有着一份悠然不尽的神韵。 |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歌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龙潭夜坐①
【明】王守仁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这首诗前三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请简要分析王守仁“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与苏轼《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所表现出来的人生遭际与人生态度有何异同。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题大庚岭北骚①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
【注】①大庚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小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庚岭时所作。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诗:“折梅逢骚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鹧 鸪 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①银胡碌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①娖 [chuò]:戒备 ② 银胡碌:箭筒,一种戒备的器具。辛弃疾,号。“白髭须”和上片的“”一词对照,极言岁月流逝。
下列对本作品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上片追摹青年时代一段得意的战争经历,激昂发越,声情并茂。 |
B.诗中“燕兵”代指“金兵”,尽管敌人防备,诗人率军仍能射良箭突袭成功。 |
C.下片一“追”一“叹”,含不尽的岁月感怀,由上片的忆旧引出下片的叙今。 |
D.整首词直抒胸臆,体现了辛弃疾词风豪放的特点。 |
下阕着一“叹”字引领,请结合诗句简析 “叹”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