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
(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 (3分)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某”是谁?请简述他“拒谏失街亭”的情节。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大自然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她可以启发人们去思索生活,去寻求生命的意义。高山教人以刚强,溪流教人以欢快;菊花教人以高洁,绿茵教人以质朴;大海教人以胸怀豁达,森林教人以庄重沉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请你结合自己的思想经历,以“大自然的启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结合《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识宝钗小惠全大体”分析一下探春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三国演义》第5回“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中“三英”是哪三个人?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郭沫若的《天狗》比喻新颖生动,想象大胆奇特,感情奔放激越,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 |
| B.《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爱上了外貌英俊的弗比斯,他们在夜里幽会,不料弗比斯被人刺伤,爱斯梅拉达也因此被当做女巫抓了起来。 |
| C.《红楼梦》中宝玉的书童茗烟将《西厢记》等书偷进大观园给宝玉,宝玉和黛玉一同欣赏。后来由于行酒令时宝玉引了几句《西厢》曲文,被宝钗察觉并劝解,宝钗黛玉二人关系好转。 |
| D.鲁迅的《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原名高干亭,因为发表了一篇关于整理国史的所谓“脍炙人口”的名文,便自以为学贯中西了,因“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名,而更名为“高尔础”,其实他是一个只会打牌、听书、跟女人的无赖。 |
E.《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故事讲述罗密欧与朱丽叶二人于舞会一见钟情后方知各自的身份。最后,二人为化解两家世代的仇恨相继自尽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