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三国演义》第5回“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中“三英”是哪三个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古代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以道作人君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道德经》)  
 注:①好还:容易得到报应。
孔子和老子共同的治国主张是什么?(1分)
简析孔子与老子在论“道”上的差异。(4分)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所说的“乡原”,是指什么样的人?孔子为什么称之为“德之贼”?

请简要阐述“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1)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谈谈你对“群而不党”的理解。

孔子的“矜而不争”与“当仁”而“不让”,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试作分析。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指出孔子与世人对“孝”的认识的异同。
2012年,“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颁布,其中有“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等。结合孔子的孝道观,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
根据上述内容,概括“仁”跟“礼乐”“志”的关系。
答:
朱熹引程颐的话:“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志有大小之分,请对三人的“志”作简要评析。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