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滁:滁州。②及:等到。③修:指欧阳修。④幸:庆幸。
⑤因为:于是就。本:根据。⑥道:称道。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分)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阡陌交通(           )  (2)便还家(     )
.下面四个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属予作文记之②遂书名其亭焉。
B.①不足外人道也②所在敌国者
C.①圣人出四海一②乐其地僻事简
D.①有良田美池桑属②舟车商贾、四方宾客所不至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分析【甲】【乙】 两文段在写作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的相同点。(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忧 B.加冠既:既然
C.援疑理质:询问 D.色愈恭,礼愈至:周到

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中,作者并没有说教,而是采用现身说法,叙述了自己在年轻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目的在于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B.作者着重渲染了无书的艰难、无师的艰难,而对求学路途上的困难和生活上的困难则采取了略写的方法。
C.作者将富家子弟的奢华和作者的贫寒加以对比,表现了作者求学意志的鉴定。
D.本文给我们的启示: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成功的必备条件。

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破瓮救友》
光坐七岁①,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退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庭,一儿登瓮②,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注:①光坐七岁:司马光七岁的时候。②瓮:水缸。
⑴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数十()②不得履 ()
③众皆弃 ()④手不书()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闻讲《左氏春秋》,爱
B.群儿戏土墙凹凸处
C.后京、洛间画以为图。飞漱
D.退家人讲二虫尽所吞

翻译句子。
(1)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文: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3)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译文:
司马光砸瓮救友这个故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阅读下列一段文言文,然后按要求答题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①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②创鹜之报也。
【注释】①鹜(wù):野鸭子。②盖:大概。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微禽声,似哀鸣()(2)且产蛋数枚()
(3)临,频频颔之()(4)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熟视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之市 B.何不试之以足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故时有物外之趣

翻译下列句子
熟视之,乃鹜也。
妇不忍市之。
(3)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农妇的善良?
你从农妇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谪①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③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④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⑤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注释:①谪: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员降级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这里指被贬官。②昧爽:天将亮。昧,昏暗。爽:明朗,清亮。③就:接近,靠近,趋向。④洎(jì):等到。⑤趺(fū):指脚。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如是者十四年是:_____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辄:____
③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惑: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_____
选出“而”字与“就明而读”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C.拔山倒树而来 D.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翻译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张无垢被贬后仍坚持勤学,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解释下列加点文言字词
⑴、亦足也⑵、江东父兄
⑶、赐公⑷、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翻译文言语句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有一句熟语出自于本文,它是什么?它通常用来表达怎样的情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