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C时,在浓度为1 mol·L-1的(NH4)2SO4 \(NH4)2CO3\ (NH4)2Fe(SO4)2\的溶液中,测得c(NH4+)分别为a、b、c (单位为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 | B.a>b>c | C.c>a>b | D.a>c>b |
关于0.1mol/LNa2CO3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0.5L该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05mol/L |
B.1L该溶液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10.6g |
C.从1L该溶液中取出100mL,则取出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
D.取该溶液10mL,加水稀释至100mL后,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 |
下列化学药品的贮存方法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存放在带玻璃塞的无色细口瓶中 |
B.镁条保存在细口瓶中密闭保存 |
C.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带橡胶塞的广口瓶中 |
D.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
B.雾霾天气首要污染物为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在空气中一定形成气溶胶 |
C.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
D.据测定,许多反应的温度每升高10K,其反应速率增加2~4倍。在实验室或工业生产中,常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化学反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以提高反应速率 |
Na2O2、HCl、Al2O3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Na+、H+、Cl-、OH-,且溶液呈中性,则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A.2︰4︰1 | B.3︰2︰1 | C.2︰3︰1 | D.4︰2︰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
B.SiO2有导电性,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
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正极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