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阅读《伤仲永》一文,完成8---12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就:              称:                书:                扳:            
、翻译句子
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B、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写出两处方仲永自幼天资过人的具体表现,分别是                                                   。后来又发生                           和“泯然众人矣。”的变化,变得“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填空)
、邑人“宾客其父” 的目的是什么?仲永的父亲为什么要“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请用1—2句话写出来。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小题。 (12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又何焉 ()
(2)公将之()   
(3) 小惠未()
(4)望其旗 ()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1分)
[一]
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邪?”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二]
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临绝语勉日:“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而于此得疾而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洪州牒来,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注】①克:约定。②白:告诉。③审:确实。④乖违:做事不合情理。⑤赍(ji):携带。⑥牒:文书。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A.二人游太学 B.元伯以白母
C.因出囊金百两 D.勉为办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邪?
②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
.范式和李勉都看重友情,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3分)

唐太宗论弓矢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朕少弓矢(2)非良材
(3)朕始悟者辨之未精也(4)延见
.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

.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3分)

《隆中对》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由是先主遂(2)孤不德量力
(3)欲大义于天下(4)将军率益州之众
.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凡三往,见(才) B.贤能为用(他,代孙权)
C.皆美于徐公(比) D.此可与为援不可图也(表示转折,却)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人物分析:在诸葛亮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

阅读古文,完成小题。
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矣,而自肆于山水间。
(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子厚: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②崭然:突出地。③博学宏词:唐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由吏部在进士中选博学能文之士,录取后授予官职。贞元十二年,柳宗元考中博学宏词科。④集贤殿:集贤殿书院的省称。⑤正字:官名,掌校勘图书、刊发文字的工作。⑥踔厉:精神振奋,议论纵横。⑦按规定。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1)少年,已自成人(      )    (2)众柳氏有子矣(      )
(3)一时皆与之交(      )     (4)例出刺史(      )
.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1)率常屈其座人    (2)而自肆于山水间
.翻译下面句子。
(1)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
(2)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细读选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柳子厚是一个怎样的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