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习声音之后,小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孩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
②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
③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
实验:如图1-2所示,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
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
祛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 、B 两个三角形
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 、B 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 、B 间的
距离越长,音调越低.
小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
(1)小李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      .
(2)小李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A、B 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
(4)请你将小李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③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声音的综合利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杆秤是一种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小金尝试做了如图所示的杆秤。在秤盘上不放重物时,将秤砣移至 O 点提纽处,杆秤恰好水平平衡,于是小金将此处标为0刻度。当秤盘上放一个质量为 2 kg 的物体时,秤砣移到 B 处,恰好能使杆秤水平平衡,测得 OA = 5 cm OB = 10 cm

(1)计算秤砣的质量。

(2)小金在 B 处标的刻度应为   kg .若图中 OC = 2 OB ,则 C 处的刻度应为   kg

(3)当秤盘上放一个质量为 2 kg 的物体时,若换用一个质量更大的秤砣,移动秤砣使杆秤再次水平平衡时,其读数  (选填“ < ”或“ > ) 2 kg ,由此可知一杆杆秤不能随意更换秤砣。

用力将端面已锉平的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然后将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挂一重物,发现两铅柱不分开(如图甲).对此现象,小金有疑惑:两铅柱不分开的原因是大气压力造成还是其他引力造成?于是小金将图甲所示的铅柱与重物固定在一个玻璃钟罩内(如图乙),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

(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  (选填“逐渐变小”“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大” )

(2)如果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  (选填“能”或“不

能” ) 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  (选填“能”或“不能” ) 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小金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研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与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之间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恒为 3 V ,定值电阻 R 0 的阻值为 3 Ω ,滑动变阻器 R 1 上标有“ 2 A 5 Ω ”字样。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表示数 / A

0.38

0.43

0.50

0.60

0.75

电压表示数 / V

1.86

1.71

1.50

1.20

0.75

0.00

变阻器电功率 / W

0.71

0.74

0.75

0.72

0.56

0.00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的电路连接。

(2)表中第6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表中数据①是  

(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此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随着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的规律是  

如图是一种可以自由飞行、悬停的无人相机。如表为该相机的部分参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质量

0.24千克

机翼外壳材料

碳纤维

额定功律

40瓦

额定电压

5伏

(1)已知该相机镜头的焦距为 f ,在正常拍射时,镜头与被拍摄物体间的距离 u 应满足  (选填“ u > 2 f ”、“ f < u < 2 f )

(2)该相机在一定时间内升离了50米,计算该相机在此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

(3)计算该相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人们都说:“被 100 ° C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 100 ° C 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小柯认为这是因为 100 ° C 的水蒸气和 100 ° C 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 100 ° C 的水蒸气变成 100 ° C 的热水时,还需放出热量。对此,小柯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实验过程】(实验中的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①将一定置量温度为 t 1 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 A .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 100 ° C 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圾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 B ,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 t 2 ,比较发现 t 2 高于 t l .(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2) t 2 高于 t l 的原因是  

(3)小江认为因未设置对照,小柯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他的观点,请你帮助小柯设计后续实验方案(要求简要叙述实验过程和证明小柯观点的应有实验结果)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