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阅读《在山的那一边》(节选),完成后面题目。
在山的那一边(节选)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山那边是什么呢?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妈妈给我说过:海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哦,山那边是海吗?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妈妈,那个海呢?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结合语境,说说以上诗中的“铁青着脸”是什么意思?“给我的幻想打了个零分”应如何理解?
、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手法,诗人以“山”象征                        ,以“大海”象征                                ,把“爬山”比作                          
                          
、第二节诗写了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诗歌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景色,透着轻快明丽的气息。这里有山的青绿,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山的静默,水的远去,也暗示了离别的情景。

B.颔联诗意转为议论,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C.尾联当离别真的来临时,也只能潇洒地挥一挥手,任凭这离群的马嘶鸣。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全诗至此悠然而止,意蕴深远,令人回味不尽。

D.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

(2)本诗的颈联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褒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 急为破幽燕。

[注]①此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成都所作。②司徒:指唐军将领李光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诗歌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

B.颔联第一句描述蜀中草木盛衰变易,承接上句暗示诗人已流落蜀中多年。

C.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委婉表达无限情思。

D.尾联意为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又担心司徒不乘胜追击而退缩。

(2)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早归

唐•元稹

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1)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笼"与"影"两字的妙处。

(2)尾联写出了黄莺的哪些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 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 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①汀洲:水中的小洲。②溪:这里指咸阳城南的皤溪。下文的"阁"指城西的慈福寺。③芜:丛生的杂草。④行人:这里指作者自己。⑤当年事:指秦、汉灭亡的往事。

(1)颔联中使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诗歌萧条苍凉的意境?

(2)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请结合颈联说说诗人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唐代)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①一命:最低的官职。②药栏:草药的栅栏。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始”字点题,作者三十岁开始当官,对官场的想法和兴趣变得更多了。

B.第二联说可怜自己没有家业,尽管被授予的是一个小官,自己也不敢以之为耻。

C.尾联反映了作者只因为一份微薄的官俸,放弃隐逸山林、水滨的矛盾心理。

D.作者运用典故,在对比中表现了自己愧对前人,憋屈而无可奈何的真挚情感。

(2)第三联“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中“醉”字用得好不好?请简要分析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