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在山的那一边》(节选),完成后面题目。
在山的那一边(节选)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山那边是什么呢?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妈妈给我说过:海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哦,山那边是海吗?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妈妈,那个海呢?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结合语境,说说以上诗中的“铁青着脸”是什么意思?“给我的幻想打了个零分”应如何理解?
、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手法,诗人以“山”象征 ,以“大海”象征 ,把“爬山”比作
、第二节诗写了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阅读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字用得好,妙在:。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苏 溪 ①亭
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②?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注释】①苏溪在浙江义乌市附近②阑:阑干,即栏杆诗歌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哪些景物可以作证。
三、四句是写斜倚阑干的人儿所见之景,借景抒情,细密绵长。请做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吴门道中(其一)
(宋)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诗歌第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三、四两句诗意境悠远,请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小题。
春日
(宋)晃冲之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 桃花。
【注释】 ① 阴阴:草木阴阴。② 趁:追逐。这首诗通过描绘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1 分)
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阅读《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完成下列三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此诗是柳宗元被贬柳州所作。全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体会“榕叶满庭莺乱啼”这一句中“乱”字的妙处。
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说说“春半如秋意转迷”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