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苏 溪
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注释】①苏溪在浙江义乌市附近  ②阑:阑干,即栏杆
诗歌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哪些景物可以作证。
三、四句是写斜倚阑干的人儿所见之景,借景抒情,细密绵长。请做简要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幽草怎样的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
(2)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好在哪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 】 瓦松:一种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没有什么用处。
诗歌题目为“菊”,但是诗句中无一字提到“菊”,他是怎么写“菊”的?试作简要分析。
揣摩诗的最后一句,你从“不羡瓦松高”一句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两手诗词,完成后面小题。(
渔家傲从军行
范仲淹王昌龄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青海长云暗雪山,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孤城遥望玉门关。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黄沙百战穿金甲,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家傲》和《从军行》在内容上有着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请简要分析两首诗词在思想情感上的异同点。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4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描述“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所展现的画面。
下列关于这首诗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溪水从山中发源,曲曲折折流淌,这本来是一种常见的地貌,然而,杨万里将这种常见地貌人格化了,社会化了,从而阐发了一种“奔流”的人生哲学。
B.诗中最能体现“万山”对溪水态度的一个词语是“拦”,这表明群山有情,不忍溪水离开自己的温暖怀抱。
C.“万”字体现出阻挡重重,“堂堂”二字写出了溪水峰回路转,突围而出,成江成海的气势。
D.“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这两句诗描写了山村溪流的真实景致,又蕴涵着积极的人生态度,那就是:苦难和困境终有尽头,生命总要奔流,无可阻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