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 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对于这种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词在叙事上有点有面,把纷繁场面叙写得层次分明,又能有力地突出主题。 |
B.“亲射虎,看 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鬓微霜”,但仍英武有力,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
D.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选词由实而虚,由 叙事而抒怀。 |
(2)古人用词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的哪一个字用得好,请说说妙在何处?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第7—8题。
立春偶成
律回岁晚①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②。
【注】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②参差:不整齐的样子。诗中写实的诗句是()
A.律回岁晚冰霜少 | B.春到人间草木知 |
C.便觉眼前生意满 | D.东风吹水绿参差 |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抓住立春这一节气,描绘出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
B.从“草木知”到“生意满”写出了大自然的变化过程。 |
C.“便觉”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
D.诗歌也流露出了感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柏林寺南望(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②霁:雨止。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的环境特点。
诗的最后一句用“画”字描写雨后山峰有何妙处?请作简要赏析。
华子岗
[唐]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阅读上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1)诗人是从感觉的哪几个角度摹写景色的?
(2)这首诗以“还家”为线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的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情可悯,其志可喜。试以颔联、尾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这首诗系作者贬官后所作。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纯粹的咏物诗,通过对画眉鸟的描写,赞扬了画眉鸟的可爱。 |
B.“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描写了画眉鸟在飞行中尽情鸣叫的场景。 |
C.这首诗中写了两种画眉鸟,一种是自由自在的鸟儿,一种是不自由受束缚的鸟儿。 |
D.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其押韵规律是逢双押韵,且首句最后一字也押韵。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画眉鸟实是写自己,通过对画眉鸟百啭千声的描写表达的是自己想要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 |
B.“百啭千声”的“啭”字传神地写出了画眉鸟叫声之美。 |
C.诗歌通过两种鸟儿的不同命运对比,借物喻人,表达了对统治者欺压老百姓,限制老百姓人身自由的强烈不满。 |
D.“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告诉我们,如果失去了自由,即使锦衣玉食,人生又有多大意义呢? |